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64.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臭牡丹(中药材) 的原始碼
←
臭牡丹(中药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臭牡丹'''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https://p1.ssl.qhimg.com/t01d3906466c5cdd3fd.jpg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83660&sid=5896339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臭牡丹</br> 汉语拼音:Chòu Mǔ Dān</br> 别名:大红袍、臭八宝(《植物名实图考》),矮童子(《分类草药性》),大红花(《贵州民间方药集》),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福建民间草药》),矮桐(《江西民间草药》),逢仙草(《湖南药物志》),臭灯桐</br>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有小毒。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辛。平</br> 功能:活血散瘀,消肿解毒</br> 主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 </div> '''臭牡丹''',中药材名。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叶。夏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ref>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3646# 臭牡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臭牡丹 拼音名:Chòu Mǔ Dān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se Glorybower 别名:大红袍、臭八宝、矮童子、大红花、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臭树、臭草、臭黄根、臭茉莉、臭芙蓉、臭梧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 bungei Steud.[C.foetidum Bunge;C. fragrans (Vent.) Willd. Var.foetida (Bunge) Bakh.]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叶。 ===采收和储藏=== 夏季采集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1-2m。植株有臭味。叶柄、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或紫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着单叶对生;叶柄长4-17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狼形,长8-20cm ,宽5-15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或细锯齿,背面疏生短柔毛和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有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对性形的叶状苞片,长约3mm,早落或花时不落;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8cm;花萼钟状,宿存,长2-6mm,有短柔毛及少数肋状腺体,萼齿5深裂,三角形或狭三角形形,长1-3mm;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花冠管长2-3cm,先端5深裂,裂片倒卵形,长5-8mm;雄蕊4,与花柱均伸于花冠管外;子房4室。核果近球形,径0.6-1.2cm,成熟时蓝紫色。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坡、林缘、沟谷、路旁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华北]]、[[西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于林边、山沟等地。 ====栽培技术==== 采用根繁殖。于早春未蒴芽前,挖起老株,剪取种根,截成15cm左右的短节,按穴距30cm栽入土中,覆土踩紧。出苗后适当浇水,施肥。 ====病虫害防治==== 有蚜虫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 小枝呈长圆柱形,长1-1.5m,直径3-12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皮孔点状或稍呈纵向延长,节处叶痕呈凹点状;质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棕色,菲薄,木部灰黄色,髓部白色。气微,味淡。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长7-2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面色稍淡,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叶柄黑褐色,长3-6cm。气臭,味微苦、辛。 以枝嫩、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粉末特征:绿色。①腺毛较多,腺头2-8细胞,直径22-35μm;腺柄单细胞。②非腺毛2-8细胞,锥形,常弯曲,长40-150μm,基部直径约28μm。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化学成分=== 臭牡丹叶和茎含有琥珀酸(succinic acid),茴香酸(anisic acid)香草鞋酸(vanillic acid),乳酸镁(magnesium lac-tate),硝酸钾(potassium nitrate)和麦芽醇(maltol)。 ===药理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臭牡丹注射液尾静脉注射0.1ml(含黄酮4.6mg),能显着提高小鼠中性白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提示本品能增强血清中调理素的活力。臭牡丹对大鼠免疫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方面作用更加显着 ====对子宫圆韧带肌电的影响==== 分别以臭牡丹水煎醇提取物15g/kg、总生物碱45g/kg,及乳酸镁27mg/kg静脉注射,可引起家免子宫圆韧带肌电发放,呈囝发性增强。给药后10-15min开始出现,持续30min。此作用可被预先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所阴断,普萘洛尔则无影响,表明臭牡丹增强子宫圆韧带肌电的发放假与兴奋子宫α肾上腺素受体有关。臭牡丹治疗子宫脱垂可能是由于产强子宫圆韧带张力所致。 ====其他作用==== 臭牡丹注射液体外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副伤寒甲型杜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伤寒、副伤寒乙型杜菌、大肠杜菌也有一寂静的抑制作用。 ===性味=== 辛苦;平 ===归经=== 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祛风湿;降血压。主痈疽;疔疮;发背;乳痈;痔疮;湿疹;丹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 ====治疔疮==== 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治一切痈疽==== 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纲目拾遗》) ====治痈肿发背==== 臭牡丹叶晒干,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疮口作痛者,用蜂蜜或麻油调敷,至红退痛止为度(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治乳腺炎==== 鲜臭牡丹叶半斤,蒲公英三钱,麦冬全草四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治肺脓疡,多发性疖肿==== 臭牡丹全草三两,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治关节炎==== 臭牡丹鲜叶。绞汁,冲黄酒服,每天两次,每次一杯,连服二十天。如有好转,再续服至痊愈。 ====治头痛==== 臭牡丹叶三钱,芎藭二钱,头花千金藤根一钱。水煎服。(④-⑦方均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疟疾==== 臭牡丹枝头嫩叶(晒干,研末)一两,生甘草末一钱。二味混合,饭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早晨用生姜汤送下。(《江西民间草药》) ====治火牙痛==== 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煮豆腐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内外痔==== 臭牡丹叶四两。煎水,加食盐少许,放桶内,乘热熏患处,至水凉为度,渣再煎再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治脱肛==== 臭牡丹叶适量。煎汤熏洗。(《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洗痔疮,治疔,一切痈疽,脱肛。 *2.《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散瘀,拔毒消痈。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平肝。治崩带及 小儿疳气。 *4. 江西《草药手册》:叶:有降压作用。 *5.《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痛。 ===临床应用=== 治疗湿疹及定位性药疹。取臭牡丹根茎叶晒干研粉,用时将药粉夹于单层纱布内,以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并经常用温开水湿透纱布以保持湿润),每日湿敷1次。治疗湿疹25例,13例治愈(皮肤完全恢复正常),4例近愈(皮肤接近正常,仅有少量脱屑及痒感),7例好转(病变明显消退,痒感减轻), l例无效。定位性药疹10例,6例治愈,4例好转。<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c/choumudan.html 臭牡丹]中医世家 </ref>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臭牡丹(中药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