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的原始碼
←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pider.nosdn.127.net%2F4b928e93a377ad387a4e0baa020be29c.jpeg&refer=http%3A%2F%2Fspider.nosdn.127.net&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6765546&t=e8602b2adf70acd89879f6d8180b74d3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BB%AE%E5%B8%AD%E8%B1%A1%E5%BA%8A%E5%AF%92%E7%8E%89%E6%9E%95%2C%E7%BE%8E%E4%BA%BA%E4%BD%95%E5%A4%84%E9%86%89%E9%BB%84%E8%8A%B1%E3%80%82 图片来源]]]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望江南·幽州九日]]》<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757caefd3148.aspx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古诗文网] </ref>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官方馆舍里十分静悄,夜晚难眠一直坐到明月西斜。漫漫长夜里阵阵角声,凄厉悲凉好像是在自语;这亡国被俘的幽囚之客,愁破了心胆正在日夜思家。可是南方北方各自是天涯。 愁苦的肝肠断裂,心中烦乱不禁搔首一声长叹。想那旧日宫殿里绮丽的席子、象牙床和碧玉枕,君王九九重阳何处与臣下醉饮黄花下。只好和着泪水弹琵琶。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此体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幽州:古九州之一,辖境在今河北、辽宁一带。这里是指元大都燕京(今北京市)。九日: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 官舍:官方的馆舍。作者初到燕京时,被拘留于会同馆内。 月西斜:指拂晓时分月将落。 永夜:长夜。角声:军中号角声。 搔首:用手挠头。嗟(jiē):叹息。 绮(qǐ)席:华丽的卧具。象床:镶有象牙的床,床的美称。寒玉枕:用碧玉做的枕头。 黄花:指菊花。 捻(niǎn):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 ==赏析== 每逢重阳节,人们都要怀念远出在外的游子,异地做客的游子也思念家乡的父老兄弟。中国古代诗人也屡屡在诗中表达重阳节思亲的情怀。如杜甫《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脍炙人口之作。而汪元量由重阳节感发的就不仅仅是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更为深情的,是对故国的无限眷恋。<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36755561774a4542840499082ef3be18&from=kg0&highlight=%E7%BB%AE%E5%B8%AD%E8%B1%A1%E5%BA%8A%E5%AF%92%E7%8E%89%E6%9E%95%EF%BC%8C%E7%BE%8E%E4%BA%BA%E4%BD%95%E5%A4%84%E9%86%89%E9%BB%84%E8%8A%B1 望江南·幽州九日 百度汉语] </ref> 小令分上下片。上片主要是对思念故国的情绪和气氛的渲染。开头:“官舍悄,坐到月西斜。”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而作者心绪如麻,不能成寐,面对一弯明月沉思默想,一直到月沉西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汪元量举头望月的所思所想就不仅仅是故乡,而要广泛、深沉得多。“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这两句紧承上面,进一步表达一种悲痛的情怀。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气氛,在这阴森恐怖的陌生之地,作者只有悲愤地喃喃自语,聊以排遣内心的痛苦于万一。这种悲痛的来源就是对“家”的无限思念。这个“家”主要是指已经沦丧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南宋王朝,一个大“家”,当然其中也包含有自己的小“家”。“南北各天涯”。从南宋临安到元大都,重山叠水,遥距数千里,真可谓天各一方。即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怀念,正是在这样的近乎绝望的境地中,才显得更加悲壮,更加沉重。 [[File: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2.jpg|缩略图|左|[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679485300,56818828&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BB%AE%E5%B8%AD%E8%B1%A1%E5%BA%8A%E5%AF%92%E7%8E%89%E6%9E%95%2C%E7%BE%8E%E4%BA%BA%E4%BD%95%E5%A4%84%E9%86%89%E9%BB%84%E8%8A%B1%E3%80%82 图片来源]]] 词入下片,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由抽象的情绪变为具象的行为。“肠断裂,搔首一长嗟。”作者虽有回天之愿,却无回天之力。作者思念国家、以至肝肠寸断,却只能以搔首长叹作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这只是一种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举动。“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这两句涉及到了作者思家的具体内容。作者想到,往年南宋宫中那些拥金枕玉的美女们,在重阳节总是开怀畅饮,醉赏菊花,尽情欢笑。而今国破家亡,她们就不能象往年那样了。即使她们陪着征服者饮酒赏花,强颜欢笑,但由于物是人非,她们的心情也一定是十分痛苦的。末句“和泪捻琵琶”再次把内在感情化为具体行动。悲愤交集,热泪长流,但又不能跃马扬鞭,奋战沙场,只能捻动琵琶。弹上一曲曲悲歌。在这如泣如诉的琵琶曲中,会有多少作者不敢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后人在评价汪元量的诗词时说:“唐之事记于草堂,后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其诗亦鼓吹草堂者也。其愁思壹郁,又可复伸,则又有甚于草堂者也。”(李珏《[[书汪水云诗后]]》)确实,汪元量诗词中对国破家亡的沉痛感,比之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南宋灭亡这段历史,比起安史之乱来更为沉痛。<ref>[http://www.wywzj.cn/gscw/17245.html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意思翻译、赏析 文言文之家] </ref> ==创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进逼临安城下,谢太后奉表献国。元军掳少帝、全太后及嫔妃、宫人以下百余人北迁。作为宫廷乐师的汪元量,则随有病在身的谢太后,于同年秋俘抵大都,也就是词题中的“幽州”。此词当作于北行大都期间的某个重阳日。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