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5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石莲叶点地梅 的原始碼
←
石莲叶点地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石莲叶点地梅</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E22C03864DE3395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7%9F%B3%E8%8E%B2%E5%8F%B6%E7%82%B9%E5%9C%B0%E6%A2%85?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石莲叶点地梅 拉丁学名: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Mazz.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目:报春花目 Primulales 科:[[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族:报春花族 Trib. Primuleae 属:[[点地梅属]] Androsace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西部、[[云南]] 西北部、[[西藏]]东部和[[青海]]东南部。 组:石莲组 Sect. Aizoidium |} '''石莲叶点地梅'''(shí lián yè diǎn dì méi),学名: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 Mazz.,异名:Androsace bulleyana var. purpurea Androsace aizoon var. rosea Androsace aizoon var. purpurea Androsace aizoon var. integra ,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下的一个种,多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疏林下和林缘砂石地上,海拔2500-3500米。 <ref>[http://www.iplant.cn/info/%CA%AF%C1%AB%D2%B6%B5%E3%B5%D8%C3%B7 石莲叶点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f> ==石莲叶点地梅形态特征== 石莲叶点地梅是 二年生或多年生仅结实一次的草本。主根粗壮,直径3-5毫米,具少数支根。莲座状叶丛单生,直径2.5-6厘米; 叶近等长,匙形,长1.5-4厘米,先端近圆形,具骤尖头,初时两面被短伏毛,渐变为无毛,边缘软骨质,具篦齿状缘毛。 花葶通常2至多枚自叶丛中抽出,高(3)10-15厘米,被多细胞柔毛;伞形花序多花;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很少呈狭椭圆形,长4-6毫米,被稀疏柔毛及缘毛; 花梗长短不等,初花期长4-7毫米,后渐伸长,至果时长可达3厘米,被卷曲柔毛;花萼钟状,长4-4.5毫米,密被短硬毛,分裂近达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背面中肋稍隆起,边缘具密集的纤毛; 花冠紫红色,直径约6毫米,筒部与花萼近等长,裂片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全缘或先端微凹。蒴果长圆形,长4.5-5.5毫米,明显高出宿存花萼。花期4-6月;果期6-7月。 ==石莲叶点地梅分布范围== 石莲叶点地梅 产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和[[青海]]东南部。 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疏林下和林缘砂石地上,海拔2500-35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石莲叶点地梅主要价值== 主要功效为用于炭疽,黄水病,心脏病水肿,热性水肿《部藏标》。 全草用于辛、淡,平。[[除湿利尿]]。用于关节痛。 ==石莲叶点地梅相关的种== [[景天点地梅]]Androsace bulleyana G. Forr ==flwx == 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 -Mazz. in Act. Hort. Gothob. 2: 112. 1924. et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5: 276. 1927. ——Androsace aizoon var. integra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32: 501. 1888.——Androsace aizoon var. purpurea Pax et Hoffm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7: 193. 1921. ——Androsace aizoon var. rosea Pax et Hoffm. l. c. 17: 194. 1921.——Androsace bulleyana var. purpurea Hand. -Mazz. in Sitzganz. Akad. Wiss. Wien. Math. -Nat. 61: 136. 1924.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石莲叶点地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