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12.2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短花针茅 的原始碼
←
短花针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短花针茅.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3277955791&di=c46633c216440f8aae3809d13f0ef1ed&imgtype=0&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17%2F205%2Fw600h405%2F20180409%2F2323-fytnfyp1466396.jpg 原图连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425991471_17f04d92f0010077ld.html 图片来源于]短花针茅]] '''短花针茅'''(学名:Stipa breviflora Griseb.)是禾本科、针茅属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须根坚韧,细长。秆高可达60厘米,基部有时膝曲,宿存枯叶鞘。叶鞘短于节间,基生叶舌钝,秆生叶舌顶端常两裂,叶片纵卷如针状,圆锥花序狭窄,基部常为顶生叶鞘所包藏,分枝细而光滑,孪生,小穗灰绿色或呈浅褐色;颖披针形,外稃具脉,顶端关节处生1圈短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颖果长圆柱形,绿色,5-7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四川等省区。在尼泊尔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700-4700米的石质山坡、干山坡或河谷阶地上。 短花针茅返青早,为荒漠草原地区主要牧草。 ==短花针茅形态特征== 短花针茅多年生密丛草本, 须根坚韧,细长。秆高20-60厘米,具2-3节,基部有时膝曲,宿存枯叶鞘。叶鞘短于节间,基部者具短柔毛;基生叶舌钝,长约0.5-1.5毫米,秆生叶舌顶端常两裂,长可达2毫米,均具缘毛;叶片纵卷如针状,基生叶长为秆高1/2-2/3。 圆锥花序狭窄,基部常为顶生叶鞘所包藏,分枝细而光滑,孪生,上部可再分枝而具少数小穗;小穗灰绿色或呈浅褐色;颖披针形,先端渐尖具3脉,长1-1.5厘米,等长或第一颖稍长;外稃长5.5-7毫米,具5脉,顶端关节处生1圈短毛,其下具微小硬刺毛,背部具条状毛,基盘尖锐,长约1毫米,密生柔毛,芒两回膝曲扭转,第一芒柱长1-1.6厘米,第二芒柱长0.7-1厘米,具长0.5-0.8毫米的柔毛,芒针长3-6厘米,具1-1.5毫米的羽状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脉,背部具疏柔毛。颖果长圆柱形,绿色,长约4.5毫米。花期5-7月。<ref>[http://www.xmysl.cn/WKD/WebPublication/kbDownload.aspx?fn=NMXK201912010 短花针茅形态特征]</ref> ==短花针茅产地生境== 短花针茅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四川等省区。在[[尼泊尔]]也有分布。 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缘灰钙土上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位于草原与荒漠交界处,成为一条不宽的过渡带。经常混生有大量喜暖的旱生小半灌木,如牛枝子、蓍状亚菊、或灌木亚菊。向南接近干草原一侧,常掺入一定量的长芒草、茭蒿、万年蒿;向北,将进入草原化荒漠带一侧,则混入驴驴蒿、刺叶柄棘豆枇杷柴等旱生小半灌木;在内蒙古高原南部具砾石的暗棕钙土上,几种旱生的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等常见混生,而使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具灌丛化特点。有时也混生大量的冷蒿或戈壁针茅、沙生针茅。 祁连山地短花针茅草原上部常与西北针茅交错分布,土壤为山地栗钙土;下部伴生大量的驴驴蒿、珍珠柴,构成山地植被自上而下由草原向荒漠的垂直过渡带。在新疆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坡海拔1000-2900米的荒漠草原草地中,土壤为淡栗钙土和棕钙土,质地为壤质或石质化很强的砾质土,在天山南坡焉耆盆地以西的冰草草原中,短花针茅为优势种之一,还有喀什蒿、西北针茅;在石质化强的地段,出现大量的刺锦鸡儿,形成灌丛草原。在天山南坡,以短叶假木贼、沙生针茅为建群种的荒漠草原中,短花针茅是主要伴生种,还有糙隐子草、圆叶盐爪爪、枇杷柴、驼绒藜等植物。在博格达山南坡海拔2000-2500米的山区,短花针茅作为主要优势种,构成灌丛荒漠草原草地,其他优势种植物有荒漠锦鸡儿、中麻黄、膜果麻黄、镰芒针茅等。这类草地地形崎岖,坡度大,土壤为山地棕钙土,土层薄,地面有不同程度的砾石化。 在昆仑山中段的高寒草原中也有短花针茅出现。短花针茅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干旱及半干旱带,比较喜暖,适宜≥10℃活动积温2000-3200℃,干燥度2.5-3.0。在黄土高原,常见于丘陵阳坡,而阴坡为长芒草干草原群落;向西在更干旱的河西走廊东部,它则习生于缓丘的阴坡,与阳坡的荒漠植被形成复合体。短花针茅比较耐旱,对风沙适应性强,再生快,耐牧、耐踏。<ref>[http://www.zjujournals.com/agr/CN/abstract/abstract40419.shtml 短花针茅产地生境]</ref> ==短花针茅生长习性== 在黄土高原,3月中旬有萌动,3月底返青,5月上、中旬抽穗开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进入枯黄期;在内蒙古高原,4月初萌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抽穗开花,7月上旬种子成熟,9月枯黄。枯黄后直至春季返青以前,在草地上保存良好,有利于冷季放牧利用。 ==短花针茅繁殖方法== 短花针茅种子繁殖,种子成熟脱落后,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在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很快靠旋转作用钻入土壤,在当年秋长出实生苗。放牧强度不同,实生苗数量有着显著的差异。重度放牧不论是冬春季还是在夏秋季都对短花针茅造成危害,使其生活力减退,繁殖能力下降。 <ref>[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filename=TRYJ201701007 短花针茅生长和繁殖策略对载畜率的响应]</ref> ==短花针茅主要价值== 短花针茅属优等牧草。抽穗以前马、骆驼喜食,其次是羊,牛也乐食。夏季抽穗以后,逐渐粗老,适口性降低,结实后颖果具尖锐基盘,对细毛羊或半细毛羊有时造成危害;果实成熟落地而进入果后营养期,适口性又有提高。是春季促进家畜恢复体况、夏末和秋季促进家畜抓好夏膘、秋膘的优等牧草。枯黄以后,羊、骆驼、马都喜食,绵羊尤其喜食。短花针茅在营养期蛋白质含量可达10.14%,这时茎叶柔嫩,是放牧利用的最好时期。结实后营养含量迅速下降,纤维含量上升,植株粗糙,适口性下降。秋季果后营养期再生大量营养枝,饲用价值继续提高;至深秋干枯后保存完好,对冬季补饲有一定意义。 <ref>[https://www.zjtcn.com/baike/dhzmzyjz 短花针茅主要价值]</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短花针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