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12.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电路理论教程 的原始碼
←
电路理论教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电路理论教程</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6483/20220421121640-645651836_jpeg_218_300_9653.jpg/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84255394&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6483%2F20220421121640-645651836_jpeg_218_300_9653.jpg%2F0&type=1&category=#simple_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电路理论教程》由陈希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包括绪论,以及电路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线性直流电路、[[电路定理]]、[[正弦交流电路]]、含磁耦合器件的电路、[[三相电路]]、线性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频率特性、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线性电路暂态响应的 时域分析、线性电路暂态响应的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电网络的图论分析、非线性电路、均匀传输线等15章内容。 ==基本内容== 中文名:电路理论教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本:16 作者:陈希有 页数:569页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1日 ISBN:9787040379273 ==内容简介== 《电路理论教程(附光盘)》由陈希有主编,在电路理论教学中加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动向。为此,本教材在陈述某个理论内容的同时顺便联系与之密切相关的工程问题,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例如,①在介绍实际器件主要电磁特性之后,简要介绍它们的额定值,以便正确应用这些器件;②总结了实际电源与理想电源的差别;③在介绍运算放大器时,分析了采用平衡电阻的必要性和有源滤波器不使用电感的原因;④通过分析Rc充电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充电效率的方法;⑤对电弧、碳化硅陶瓷、双极型绝缘栅晶体管、电滞特性的非线性电容的介绍,使抽象的非线性元件有了具体的工程背景;⑥介绍直流稳态电路模型、交流稳态电路模型、暂态电路模型的适用场合,以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所研究的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电路模型。 ==作者简介== 陈希有,197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于1982、1985和200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85年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电路课程教学工作。2004—2005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出版著作有《电路计算指导》、《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及第四版、《电路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英文改编教材《IntrodtJctorvCircuitAnalysis10/e》,翻译教材《IntroductorvCircuitAnalysis12/e》等。2009年电路课程教材建设获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大连理工大学第三届教学名师,同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第八届教学名师。长期担任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完成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和省教学改革项目5项,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绿色电能变换、无线电能传输。 ==图书目录== 绪论 第1章电路理论的基础性问题 1.1电流现象与电流变量 1.2电场与电压电动势 1.3耗能元件——[[电阻]] 1.4储能元件——[[电容]] 1.5储能元件——[[电感]] 1.6独立电源 1.7受控电源 1.8实际电路的科学抽象 1.9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一 第2章线性直流电路 2.1直流电路模型的客观背景 2.2电阻的串联与单回路电路 2.3电阻的并联与双节点电路 2.4戴维南电路与诺顿电路 2.5电阻的星形和三角形联结 2.6支路电流法与基尔霍夫的研究 2.7回路电流法及其改进方法 2.8节点电压法及其改进方法 习题二 第3章电路定理 3.1齐性定理与叠加定理 3.2等效电源定理 3.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4置换定理及其应用 3.5特勒根定理及其应用 3.6互易定理及其应用 3.7对偶原理 习题三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4.1正弦电路的特点和正弦量的概念 4.2正弦量的相量变换 4.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4单一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4.5R,|c串联电路的阻抗 4.6R£c并联电路的导纳 4.7给定频率下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8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4.9正弦电路单一元件的功率 4.10正弦一端口网络的功率 4.11功率因数的提高 4.12正弦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传输 习题四 第5章含磁耦合器件的电路 5.1磁耦合现象与互感元件 5.2互感元件的等效化简 5.3含互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5.4电磁变压器 习题五 第6章三相电路 6.1三相制的初步认识 6.2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 6.3三相电路的连接与对称条件下的计算 6.4不对称三相电路 6.5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6.6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习题六 第7章线性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7.1非正弦周期量的存在性 7.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7.3有效值、平均值及波形性质的描述 7.4平均功率和视在功率 7.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7.6对称三相电路中的谐波 习题七 第8章电路的频率特性 8.1电路响应与频率的关系 8.2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8.3RLc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8.4网络函数及其频率特性 习题八 第9章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9.1运算放大器简介 9.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中的应用 9.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习题九 第10章线性电路暂态响应的 时域分析 10.1时域分析概述 10.2电路变量的初始值 10.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4阶跃和脉冲电源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 10.5冲激电源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 10.6正弦电源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 10.7任意电源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卷积 10.8暂态过程的全响应 10.9一阶电路暂态响应的普遍形式 10.10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10.11二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10.12状态变量分析法 习题十 第11章线性电路暂态响应的复频域分析 11.1拉普拉斯变换与复频域概述 11.2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与电路模型 11.3暂态响应的复频域分析法 11.4复频域网络函数及其性质 习题十一 第12章二端口网络 12.1二端口网络概述 12.2导纳参数 12.3阻抗参数 12.4传输参数 12.5混合参数 12.6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2.7二端口网络与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12.8二端口网络的互联与反馈原理 习题十二 第13章电网络的图论分析 13.1网络的图 13.2关联矩阵与基尔霍夫定律 13.3基本回路与基本割集 13.4基本回路矩阵与基尔霍夫定律 13.5基本割集矩阵与基尔霍夫定律 13.6广义支路及其方程的矩阵形式 13.7用矩阵运算建立电路方程 习题十三 第14章非线性电路 14.1非线性电阻的分类认识 14.2非线性电感与非线性电容 14.3非线性直流电路 14.4分段线性的直流电路 14.5周期性电源作用下的非线性电路 14.6直流和交流小信号电源作用下的非线性电路 14.7非线性暂态电路的状态方程 14.8状态平面分析 14.9分段线性的暂态电路 14.10小扰动作用下的暂态电路 14.11平衡状态的稳定性与自激振荡 习题十四 第15章均匀传输线 15.1均匀传输线参数与方程 15.2均匀线的正弦稳态响应 15.3给定边界条件下的电压与电流分布 15.4正弦交流工作下的无损线 15.5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 15.6均匀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15.7信号的无畸变传输 15.8均匀线暂态过程的一般描述 15.9无损线始端阶跃电压的发出 15.10无损线上波的反射与透射 15.11无损线上波的多次反射 习题十五 附录A常用数学公式与方法 附录B麦克斯韦方程组 附录c电路理论知识导图 附录D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E中英文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结束语<ref>[https://www.elecfans.com/d/641390.html 史上最全电路图详解]电子发烧友网,2018-03-0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电路理论教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