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08.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生态因子 的原始碼
←
生态因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0922/ce3c2458b891452b8b52b05a0a624c0d.png width="32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587140181_12136527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生态因子'''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ref>[https://www.sohu.com/a/308106207_99925737 经典古文100篇(34) 淮南子·览冥训],搜狐,2019-04-15</ref>》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ref>[https://www.sohu.com/a/301654842_99917622 “天圆地方”的汉字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搜狐,2019-03-16</ref>”,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生态因子是一个生态学名词,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物,彼此不可相互替代,对生物的生存和代谢等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主要特点 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各种各样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于生物,不存在孤立的某一个生态因子单独作用。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大气,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这就是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会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构成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使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厍态因子也不完全相同。同时,生物本身对厍态因子的需求也在变化。 2.生态因子间的不可代替性和部分补偿性。生态因子中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条件(生活条件)对植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都是同等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就会使生物的生长受到阻碍﹐甚至死亡。这就是植物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同等重要性定律。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相关因子的增强而得到部分补偿,并有可能得到相近的生态效果。例如,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补偿由于光照减弱所引起的光合强度降低的效果。然而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并非经常的和普遍的。 3.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物生长发育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形成是由于生恩因子规律变化的结果,如季节性物候、昼夜温差等生态因子的规律性变化导致了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每一个生态因子或彼此有关联的因子结合对同一生物的各个不同发育阶段所起的生态作用是不相同的。如短日照是导致落叶树木秋季落叶的主导因子;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同时,压态因子一旦对生物产生影响,其作用就不可逆转。 4.最低量率。每种植物所能适应的生态因子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死亡。如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最低不能低于9.4摄氏度,不能高于46.1摄氏度。所谓最低量率就是在不可缺少的有效养分中,数量上接近于临界最低的一个限制植物的产量。这一规律是由德国人李比希(Lie big)发现的。他在作物栽培实践中观察到,作物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矿物养分,当某种矿物养分处于其临界最低值时,它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 5.空间差异性。生态因子在空间上不是均质的。不同生态因子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直接影响植物的空间分布。随着任一生态因子在空间上按顺序增强或者减弱,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按顺序排列的现象称为生态序列。如北京附近的一些水体,在水体中间水深较大的地方出现金鱼藻等挺水植物,水稍浅时出现荐菜等浮水植物,接近岸边出现香蒲等挺水植物,上岸后首先出现苔草等湿生植物,随着地形部位的变化出现中生植物甚至中旱生植物,这就是一个随水分条件控制的生态序列。 价值意义 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对象是生物个体,但通过生物间的交互作用会影响到群体。群落食物链中某环节的增减常导致连锁反应,例如,天气变化造成蝗群增长及其相变,继而导致迁飞,破坏迁入地的大片植被。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对于温度,各物种反应不同,有些物种能适应的温度却可能使另一些物种死亡。一般来说,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适应性也不相同。环境在变,生物的适应性也会随之改变。一个物种可通过生理过程适应一个新环境,当新旧环境差别太大时,可能需要较长时期的适应过程,引种驯化便属于此类。在生物发展史中, 作为选择因素淘汰掉不适应的物种。生态因子还可能直接诱发基因突变或重组,促进生物进化的进程。 名词辨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因子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故与生态因子的概念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生态因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