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9.2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现实疗法 的原始碼
←
现实疗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现实疗法</big> ''' |- |<center><img src=https://ss0.baidu.com/6ONWsjip0QIZ8tyhnq/it/u=1371429798,2867123537&fm=170&s=5DC0ED1D7773498457D521F203005020&w=440&h=275&img.JPE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43800555150078 来自百度知道日报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现实疗法</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现实疗法 '''开创者''' :威廉·格拉塞 '''外文名''' :Reality Therapy '''属于''' :心理学科 |} '''<big>现实疗法</big>'''(Reality Therapy)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塞(William Glasser, 1925-)所开创的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1965年,[[格拉塞]]的《现实疗法》一书问世,标志着现实疗法的正式推出。在这本书中,格拉塞对传统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理念作了批驳,系统阐述了现实疗法的理论和应用。 == 简介 == 1961年,[[格拉塞]]在《心理健康还是心理疾病》一书中首次谈到现实疗法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实践尝试。自此以后,现实疗法就以其一些受欢迎的特色迅速受到咨询和治疗者的注重,并推广开来。 == 基本原理 == 从基本倾向来看,现实疗法属于认知--行为的治疗,因而具有这一取向的若干特色。它的理论明白易懂,符合常理;它依赖人的理智和逻辑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合理的途径求得问题的解决;它注意思维和行为,较少直接针对情感和情绪。它强调现在和将来,而不纠缠于过去,重视"怎么办",而不是"为什么";它反对以医学的或"疾病"的模式来看待人的心理困难,而强调人的自主自立,自己对自己负责这些品质的作用;它也重视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主张咨询者要"卷入"(involvement)关系,但它不像以人为中心疗法那样让咨询者采取一种被动、支持的姿态,而允许咨询者更积极主动,更多一些指导。 == 应用范围 == 由于这样一些特点,现实疗法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做人的工作的人士所掌握,而不是局限在少数受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手中(Gilliland,1984)。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监狱、戒毒中心、社区和其它社会服务机构。尤其是在学校咨询和辅导中大受欢迎。事实上,格拉塞在学校咨询中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人人成功的学校》(Schools without failure)提供了各种适用于课堂的现实治疗方法。他还创办了"教育工作者训练中心"(ETC)等培训机构,举办讲习班、研讨会传授"人人成功的学校辅导方案"( SWF),直到现在,格拉塞每年还在美国和海外举办许多个讲习班。 == 简要理论 == === 人格理论 === 现实疗法对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每个人都力求较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以达到一种"成功的统合感"(success identity)。格拉塞认为人有一些基本需要。在早期理论中,格拉塞提出两种需要: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感需要。一个人需要爱人,也需要被人爱;需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是重要的,体验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80年代以后,格拉塞提到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存、归属、力量感、乐趣和自由。这些需要都得到较好的满足的人,就体验到成功的统合感。与具有成功的统合感的人形成对照的是具有"失败的统合感"的人,他们相信没有人爱自己,觉得自己卑微渺小,没有能力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的问题也无能为力。在格拉塞看来,有心理困难,需要咨询和治疗帮助的人就是具有失败的统合感的人。 一个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要满足他(她)的基本需要,体验到成功的统合感,就必须在现实环境中有合适的行为。只有他(她)做出合适的选择,合适的行为,他才有可能从与环境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他需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她)自己,必须由自己对自己负责。换一种说法,环境中总是存在社会评价、社会期望、奖励和惩罚的力量,一个人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必须依赖环境和他人,而他能控制的是他自己的行为,他能够决定自己做或不做、怎样做某些事情,使自己的行为既符合自己的需耍,同时又不剥夺他人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的机会。这样的行为才是现实的,负责的行为。 === 困难实质 === 在现实治疗者看来,不存在什么心理疾病,所有的心理困难皆源于失败的统合感。正如前面提到的,发展出了失败的统合感的人感到孤独,与他人疏离。他们的行为无益,无效,不能满足基本需要。他们自责、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且认为自己无能力改变自己,不能承担责任。他们倾向于让步、放弃、投降,习惯于接受失败。这些都是心理困难者在症状后面的共同特点。 === 治疗目标 === 现实治疗把这样一些东西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帮助来访者认清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认清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些;辅助他们对自己当前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评价,看看现有行为是否有益、有效、负责(对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言);协助他们选择负责任的行为,制订建设性的行动方案,以便作出改变,达到对自己生活的有效的控制。因此,负责任的行为是现实治疗的核心目标。负责任的行为的含义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这样做的时候其行事方式又不剥夺他人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可能性"(格拉塞语)。 === 治疗重点 === 现实疗法认为行为包括四种组成成份:行动、思维、情感体验和生理反应,根据格拉塞的行为控制理论,从控制的有效性或容易程度来说,比较容易控制的是行动,其次是思维。因此,实现治疗把治疗过程的重点放在行动--可观察的行为上。它并非完全不理会情绪感受,但它总是从情感与行动和思维的关系、联系的角度来谈论情感。相信随着个人成功地控制其行动,情感体验也会随之改善。格拉塞说,"我们不能够命令自己感到好受些,但我们总能够命令自己做得更好些,而做得更好些会使我们感到好受些。"更进一步说,现实治疗者关注的外显行为是当前的和今后的行为,而不是过去的行为。他们认为人不能改变他的过去,关注过去的失败是浪费时间。关注现在和将来才是建设性的。因此,现实治疗者总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来访者分析他(她)当前在做什么,他(她)的所作所为是否能有效地满足个人需要;帮助来访者设计新的行为,并随即付诸实践。 == 治疗原则 == 格拉塞在《心灵停泊所:现实疗法的新方向》一书中阐述了应用现实疗法的八条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现实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行动指南。这八条原则及其实施要领如下: === 发展相互卷入的咨访关系 === 1.发展相互卷入的咨访关系 现实治疗也非常重视咨询者和当事人之间的个人关系。它把这种关系叫做相互的"卷入"(invoIvement)。在咨询者这方面,他要以个人化的、真诚的、理解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创造一种亲密、相互信任的关系气氛。重点是让来访者感到咨询者信任他(她)有能力做出负责任的行为,感到咨询者对他(她)的接纳和尊重,从而体验到自我价值感。但这种关系不能向来访者传递这样的感觉:由咨询者对来访者负责,他(她)可以依赖咨询者,不必依靠自己。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有意识地让来访者在思想上认清自己的要求和希望也是一项必需的工作。要让来访者明确地意识到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例如焦虑、痛苦、[[抑郁]]、人际矛盾等等),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例如愉快轻松、爱情、金钱、称意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 === 探讨当前行为 === 2.探讨当前行为 现实治疗者坚持把焦点集中在当前行为上。如前所述,他们虽然也注意情感、态度等方面,但为了从较易控制的方面着手,则始终坚持以行为为中心。如果讨论涉及到情感,那么现实治疗者总是设法使之与行为或行动联系起来。假如来访者说,"我今天的心情糟透了,难受死了",咨询者不会问,"你能向我描述一下这种感受吗?"而可能问,"你做了什么使自己这么难受?"同时,咨询者也尽可能把重点放在当前的和将来的行为上,少涉及过去。对上面一个问题,咨询者更可能问,"你能够做点什么,使自己感到好受一些呢?"对过去的行为进行讨论只在这样两种情况下才是合适的:①为了证明过去行为的无效、无益;②为了给将要作出的行为改变寻找合适的行为。 探讨当前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判断这种行为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不是负责任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探讨实际上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自己的需要背道而驰,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一步骤与下一步骤难以分开。 === 帮助来访者评价自己的行为 === 3.帮助来访者评价自己的行为 评价行为的标准是看行为是否有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当然,还要兼顾行为是否妨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但评价不应由咨询者来作出,而是来访者的责任。咨询者要尽量保持客观,只是鼓励、支持来访者做出评价。但这不是说咨询者要消极被动一些。事实上,来访者要客观地正视自己的不适应行为常常比较困难,他们往往不能看出那些习以为常的行为的自损性质,有时会不自觉地为不适行为辩护,找借口证明该行为是必要的。所以咨询者要积极主动地行事。他们往往以质辩的形式设法迫使来访者作出客观的评价,其作法有些类似REBT的辩论。但有一点要注意,咨询者在这样做的时候始终要有真诚、关怀的态度。 === 帮助来访者选择、设计负责任的行为 === 4.帮助来访者选择、设计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来访者肯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适当的,不负责任的,咨询者就开始帮助他(她)重新考虑现实、负责的行为,制订一个新的行为方案。在做这件工作时,咨询者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咨询者不能越俎代疱,有意无意地代来访者选择行为,把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强加给来访者。其次,要密切地参与选择、评价新行为的活动,如果来访者的选择不合理,引导他认识这种不合理。第三,新的行为方案不能太复杂,太难,要注意其成功的可能性。第四,坚持要求把行为方案以书面形式写下来,搞出一个类似行为合同一样的计划。 === 帮助来访者承诺履行行为计划 === 5.帮助来访者承诺履行行为计划 让来访者承诺负责地履行行为计划,这种承诺是对他(她)自己,也是对约定的行为计划和对咨询者负责。通常这需要做一些鼓励和强化工作,以激发来访者的行动动机。在多数时候,咨询者要求把承诺以书面形式写入行为合同。 === 不接受任何借口和开脱 === 6.当来访者未能履行计划时,不接受任何借口和开脱 如果来访者未能按计划行动,除了的确发现计划本身不可行,需要修改的情况以外,咨询者不接受任何解释和借口,他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坚决。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咨询者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但始终注意两点,一是坚持计划必须执行,二是避免生硬、攻击的态度。咨询者很少去讨论行动为什么失败,而是问,"你觉得下一次应该怎样做就会成功呢?"如果来访者显得对计划是口惠而心不至,咨询者会说,"如果你内心里的确不想做,那我不希望你觉得为了我你不得不做,我情愿听你直言,'我不想做。'" === 不使用惩罚手段 === 7.不使用惩罚手段,但要求来访者承担行为后果 现实治疗者坚决摒除对来访者运用惩罚。如果来访者未能按计划去做,他(她)不会受到咨询者的责难、鄙视或任何别的惩罚,但他(她)应该承担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所导致的自然结果。格拉塞认为惩罚有诸多弊端,其中最重要的是会强化来访者的失败感,以及无价值感和无能感,而这正是现实治疗力求消除的东西。行为后果则不同,它是行为的逻辑结果,是自然现实的东西。它使来访者认识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认识到个人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认识不是外人灌输给他的,是现实教给他的。行为后果对来访者同样有鞭策、激励作用,但不会有惩罚的那些弊端。 === 决不放弃 === 8.决不放弃 在治疗过程中,当遇到困难、阻力时,咨询者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劲头,也鼓励来访者不要放弃。格拉塞认为放弃不仅意味着承认失败,而且意味着接受失败。咨询者如果放弃,其榜样作用会感染来访者,损害咨询关系,增加来访者的无价值感;而咨询者如果不放弃,同样可以通过榜样作用感染来访者。如果的确是由于计划不周或者其它无法克服的原因导致行为失败,咨询者应该设法避免来访者把责任归咎于自己,防止他(她)因此而认为自己无能,自己不好,而应该客观冷静地从计划、外在条件方面找原因。既不放弃,又不顽固地坚持不当的行动路线。上述八条原则实际上也是一个分阶段有步骤的过程结构。不过,现实疗法要求治疗者要有灵活机变性,不要把这些步骤看成一个凝固不变的烹调手册。在这八条原则中,卷入关系是最基本的原则,所有其它原则及其派生的策略和方法都要在真诚、接纳的个人卷入关系中来展开和实施。<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cf09f571bb7432f?cota=3&kuai_so=1&sign=360_da20e874&refer_scene=so_3 沉浸式虚拟现实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恐惧症]]具有持久治疗作用,快资讯 2020-06-17] </ref> == 相关视频 == 害怕坐飞机?虚拟现实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有奇效 {{#iDisplay:s0019upr6yd|780|460|qq}} == 相关资料 == [[Category:170 心理學總論]]
返回「
现实疗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