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 的原始碼
←
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c.china.com.cn/uploadfile/2017/0812/20170812074157281.jpg width="310"></center> <small>[http://sc.china.com.cn/2017/nanchong_agriculture_0812/239527.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针对[[玉米]]收后田间秸秆根茬残留量大,耕播作业难、质量差、[[成本]]高及耕地退化日趋严重等难题,开创了“侧向清秸防堵种床整备同步均匀覆秸”免耕播种新方法,攻克了种床整理、精准播种施肥和秸秆播后均匀覆盖等关键技术,创制了系列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构建了高度轻简化的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技术名称== 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研发背景=== 系列机具一次进地可完成“侧向清秸防堵、种床整备、侧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喷施药剂(可选)和秸秆适度粉碎均匀覆盖”等 7项作业,清秸率97.98%,秸秆覆盖率97.32%,秸秆当年腐解率70%以上,各性能指标均达到GB/T 6973-2005要求的优等品水平。为玉米原茬地适时高质量播种、苗齐苗匀苗壮、抑制水土肥药流失、错季培肥地力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促进农业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和生态性显著。 本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ref>[https://www.sohu.com/a/340557788_120122550 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区别是什么?] ,搜狐,2019-09-12</ref>9项,新产品证书9件,且已产业化批量生产。获全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二)技术要点及参数=== ====1. 土壤耕作==== 对于采用任何方式收获后的玉米原茬地,推荐最大限度高留茬站秆越冬,无论秸秆根茬[[分布]]形态如何,无需任何耕整地措施。应用该技术2-3年后,优选深松方式,亦可采用联合整地或粉碎深翻等常规方式,耕后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2. 精量播种==== (1)大豆播种方式 当地温稳定通过5℃时抢墒播种。依据不同条件选择平播、标准垄播、110厘米大垄[[播种]]等播种方式。 (2)播种机械选择 玉米原茬地块选择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大豆<ref>[https://www.sohu.com/a/397965568_346673 三分钟带你了解大豆!],搜狐,2020-05-27</ref>等后茬秸秆量较少的地块可采用常规精量[[播种机]]。 (3)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施肥 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采用梭形法作业,清秸装置将播种带内根茬切断、清除,适度粉碎后抛撒至机具前进方向左侧(大型设备为左右两侧抛撒),整备出清洁种床,侧向抛出的秸秆和根茬均匀覆盖于播后地表。可以调节控制板角度以调整秸秆覆盖均匀度和覆盖宽度。根据需要选配封闭除草装置在覆土镇压后可随即完成封闭除[[作业]]。 精量播种同时施肥,肥料位于种侧、种下3~5厘米。 (4)封闭除草 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可同步实施[[化学]]封闭除草,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作业。 ====3. 田间管理==== (1)中耕管理 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地块,视[[土壤]]墒情确定是否需要中耕,土壤墒情不好时建议不中耕。常规整地地块按常规方法中耕。 中耕时,垄作春大豆一般中耕2~3次,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耕深15~18厘米,或垄沟深松18~20厘米;株高25~3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耕深8~12厘米;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耕深15~18厘米。 (2)病虫害防控 实施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从源头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种子包衣可预防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根蛆等地下病虫害;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药剂及用量,采用喷杆式喷雾机或航化设备按照机械化植保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化学调控 高肥地块可在初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大豆后期倒伏;低肥力地块可在盛花、鼓粒期叶面喷施少量叶面肥,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4. 收获作业==== 依据作物种类确定合适收获期,按常规方法完成[[机械]]收获作业。 ===(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该技术在黑、吉、辽、蒙等省(区)20余市(县区)累计推广应用200余万亩。玉米原茬地播种大豆、玉米平均增产14.3%和10.77%以上,亩节本增效150元以上。同行[[专家]]评价:实现了精耕细作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动态融合,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生产的秸秆处理、匀植保苗、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肥料流失难题,建立了高度轻简化耕播机械化技术体系,增产增效显著。 2017年,核心技术入选“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2019年“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新产品证书9件,且已产业化批量生产。获全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三、适宜区域== 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广泛适用于各主产区各种地块的平作、大小垄作等作业模式,可播种[[大豆]]、玉米、花生和高粱等作物。 ==四、注意事项== 1、本技术要点及相关数据以玉米茬种植大豆为例,种植其他作物时需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及作物生产需求灵活确定相关参数及作业规范。 2、生产单位及用户可以依据配置的[[拖拉机]]情况,参考产品说明书选择与拖拉机功率相匹配的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 3、在操作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及其他相关机械装备前,应认真阅读随机附带说明书,以[[正确]]调整与使用机组,并要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注意机组使用安全。 4、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2~3年后,需深松、深翻或联合整地1次。 5、免耕[[秸秆]]覆盖田易滋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等病害,应及时防控。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返回「
玉米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械化生产技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