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181.2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物质生活(玛格丽特·杜拉斯) 的原始碼
←
物质生活(玛格丽特·杜拉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shutxt.com/d/file/waiwen/70576b8108da0eddccdcbe7c9d7eefb9.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hutxt.com/waiguo/2069/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该书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随笔小说集,主要收录了:《作家的身体》、《八二年10月》、《幻影纷至沓来》、《披巾的那种蓝色》、《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化学气味》、《话语的高速公路》等文章。她已经进入神奇境界了,这只有我们知道。这本书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也没有中间部分。杜拉斯说,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存在的理由。如果这样,《物质生活》就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关于《物质生活》的笔法,杜拉斯用了一个词形容“流动”。 == 作者简介 ==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这段时期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自1953年的《塔基尼亚的小马群》起,杜拉斯探索新的叙事语言,逐渐抹去小说情节,更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19551965年是她创作上的高峰期,代表作有小说《[[如歌的中板]]》、《[[副领事]]》,以及剧本《[[广岛之恋]]》等。1984年发表《[[情人]]》,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有人说,杜拉斯的作品表现了淫妇荡女的世界,其实并不尽然。在通常谓况下,杜拉斯所写的人物都是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几乎没有正当职业的游手好闲之人。 杜拉斯选择了对欲望本原的回归,试图通过性爱的宣泄,剥离出爱的原欲,将爱情最原始的快乐交还给人类。在杜拉斯看来,也许这种没有了道德束缚的近乎纯洁的欲望,才是爱最核心助本质。杜拉斯对身体言说的坦率不仅体现在男女性爱,还涉足了其他更为严格的禁忌,在内容上呈现出极为先锋的姿态。如对同性的欲望。 == 内容预览 == 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Marguerite Duras,1914-)1987年有两本书出版,一是小说《埃米莉·L.》,一是随笔集《物质生活》(副题为《对热罗姆·博儒尔谈话录》)。随笔集收有四十八篇文字,长短不一,短文不过三、五百字,长的有一万字,大多与写作的事相关,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有关杜拉的思想,阅读她这些文章便可了然,无须多言。但可注意的却是他关于写作、写法的一种独到见解。作者在引言中说,书中"没有一篇文字完全反映我一般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的内容,因为一般来说,我并没有思考什么,除了社会不公正这个问题之外,其它我并没有思索什么。"事实上,即使是涉及写作 …… <ref>[https://www.shutxt.com/waiguo/2069/ 下书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物质生活(玛格丽特·杜拉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