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33.1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的原始碼
←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海峡两岸交流基地</big> ''' |- | [[File:海峡两岸交流基地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类别;交流基地 国家;中国 数量;55个 |}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旨在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国台办已批准22省市、71个基地,包括山东的台儿庄、湖北的武当山、山东威海、福建马尾、青礁和白礁慈济宫,广东韶关,梅州,湖南芷江,海南保亭市,[[天津]]天后宫,厦门海沧区等。 ==序言介绍==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适应两岸大开放、大交流的新形势要求,突出两岸交流地方[[特色]],是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截止到2019年1月全国共批准设立了71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获批城市== 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取得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上第一场胜利,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抗外侮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台儿庄大捷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台儿庄在海内外,特别是广大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影响。 2009年12月17日,经国台办批准,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成立。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台湾财团法人向阳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等共同为交流基地揭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新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发来贺信、贺电,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出席揭牌仪式。 湖北省十堰的武当山是全国第二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第三批:山东威海、[[福建]]马尾、青礁和白礁慈济宫,广东梅州,湖南芷江,海南保亭市正式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第四批:江苏南京中山陵、福建泉州闽台缘博物馆、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园、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固始根亲博物馆、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安徽合肥刘铭传故居以及浙江象山县。 第五批,新增11家(2013年6月):山东曲阜孔庙、山东泰安泰山、湖北武汉辛亥革命遗迹[[遗址]]、湖北随州炎帝故里、浙江富阳市黄公望隐居地、湖南炎陵县炎帝陵、江西鹰潭龙虎山、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福建三明宁化石壁、广东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第六批,新增9家(2014年6月):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江苏省宜兴市陶瓷博物馆、湖南省永州市阳明山、[[贵州]]省孔学堂、云南省腾冲国殇墓园、山东省潍坊齐鲁台湾城、浙江省天台县济公故里、广东省南澳总兵府。 第七批,新增6家(2015年6月):湖北省秭归屈原故里文化园、甘肃省泾川西王母宫、河南省新郑黄帝故里、江苏省无锡灵山、浙江省宁波奉化雪窦山、云南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博物馆。 第八批,新增6家(2016年6月):安徽黄山、福建省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三明尤溪朱熹诞生地、南平武夷山朱子故里、辽宁张氏帅府博物馆、天津天后宫。 第九批:2017年5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地震遗址保护区、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园、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江西省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福建省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等地新设6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File: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第十批:2017年6月19日,经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与厦门市石室书院1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石室书院成立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7年10月:广东省韶关市南华禅寺。 第十一批:2018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被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 2018年12月:江苏昆山慧聚广场。 ==特别介绍== ===同祖情谊=== 2015(乙未)年清明公祭黄帝陵期间,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将为[[黄帝]]陵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黄帝陵成为中国西北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陕西省祭陵办表示,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前来黄帝陵参观祭祖的海内外人士日益增多,黄帝陵藉此成为两岸同胞[[认祖归宗]]、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把黄帝陵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同根同祖情谊,进一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ref>[http://www.gov.cn/xinwen/2021-01/13/content_5579736.htm 国务院台办介绍新设4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情况并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答问] ,台办网站 2021-01-13 </ref> ===相关交流===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素有"天下第一陵"之称。祭祀黄帝[[历史]]悠久,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十八万大军祭拜黄帝陵;唐、宋、元历代均有祭祀、修葺、保护黄帝陵的历史记载;明、清两代在桥山祭祀黄帝陵成为国家政治制度。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即派员前往桥山祭祀黄帝陵。1935年,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每年[[清明节]]均派代表致祭黄帝陵。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 1951年起,台湾每年清明节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并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2009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赴陕西出席清明公祭黄帝大典,成为六十年来中国[[国民党]]赴黄帝陵祭祖的最高级别人士。 据统计,全球华人有规模的"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连战]]、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蒋孝严等台湾政要都曾率团到黄帝陵谒陵祭祖、参与清明公祭黄帝典礼。 2012年和2014年,陕西省曾两度恭送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圣像赴台[[供奉]]。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o0541ul5a50|480|270|qq}} <center>《大而话之》介绍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基本情况及特色</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30 中國文化史]]
返回「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