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5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氯化氢 的原始碼
←
氯化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氯化氫'''<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6/a7b/nBnauM3X3YjMzUTM2IDM2gDNyQTMwcTOykzMyQTNwAzMwIzLy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6%B0%AF%E5%8C%96%E6%B0%AB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氯化氢'''(hydrogen chloride),[[分子式]]为HCl,[[室温]]下为无色[[气体]],遇空气中的[[水汽]]形成白色[[盐酸]]酸雾。氯化氢及其水溶液[[盐酸]]在化工中非常重要。二者分子式均可写为HCl。 == 性质 == === 气态 === 氯化氢是无色、挥发性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它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氯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叫做[[氢氯酸]],习惯上叫[[盐酸]]。 氯化氫氣體溶於水生成鹽酸,所以打开盛有盐酸的试剂瓶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常與空氣中的水汽形成鹽酸酸霧。常用[[氨水]]<ref>[http://163.28.84.216/Entry/Detail/?title=%E6%B0%A8%E6%B0%B4 氨水],教育百科</ref> 來檢驗氯化氢的存在,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會與氯化氫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微粒。氯化氫有強烈的偶極。 === 溶液 === 氯化氢因为分子极性很强,所以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溶于水后,氯化氢和水分子反应生成[[水合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下:HCl + H<sub>2</sub>O → H<sub>3</sub>O<sup>+</sup> + Cl<sup>−</sup> 反应所形成的溶液叫做[[盐酸]],是一种强酸。这是因为氯化氢的[[酸度系数]]''K''<sub>a</sub>很大,在水中完全[[电离]]。即使在非水溶剂中,氯化氢也能呈酸性。比如它可以溶于[[甲醇]],使其[[质子化]],并可作为无水环境中的酸性[[催化剂]]。 因此,氯化氢具有[[腐蚀性]],尤其在潮湿环境中。 === 固态 === 固态氯化氢于98.4 K发生[[相变]]。[[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此时该固体从[[正交晶系]]变为[[立方晶系]]。在两种晶系中氯原子均按[[面心立方]]排列,但氢原子无法定位。 对其[[光谱]]、[[介电质|介电性]]以及对氯化氘(DCl)结构的测定显示氯化氢分子在固体中排成之字形,与[[氟化氢]]相同。 == 分子结构 == 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由[[共价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因为氯原子的[[电负性]]远高于氢原子,两原子间的共价键[[极性]]很强,所以氯化氢分子[[偶极矩]]很大,氯原子上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上有部分正电荷,因此氯化氢易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 === 红外光谱 === 氯化氢的[[红外光谱]]在2886 cm<sup>-1</sup>(波长约3.47 cm)处有若干尖锐[[吸收谱线|吸收峰]]。室温下,几乎所有分子处于[[基态]]振动(v=0)。v=1的[[激发态]]对应于2880 cm<sup>-1</sup>的吸收谱线。Q支吸收谱线因对称性禁阻而观察不到,而由分子旋转产生的P支和R支谱线则可观察到。[[量子力学]]原理只允许部分转动模式:转动[[量子数]]J只能是整数,而且其变化量Delta J只能是±1。根据:E(J) = h•B•J(J+1), 因为B远小于振动能级,分子转动所需的能量很小,一般处于[[微波]]波段,而分子的振动能级处于红外波段,这样用红外光谱仪观察普通气室就能观测到分子的转动-振动能级。 自然界中的氯有两种[[同位素]]:35 Cl和37 Cl,丰度比为3:1。虽然两种分子振子的[[弹性系数]]相差无几,但[[约化质量]]不同,所以转动能级也不同。因此每条吸收谱线其实是紧靠着的两条,强度比也是3:1。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40 化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氯化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