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84.2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的原始碼
←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8464708.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253844/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反映60年代末遗传学在[[植物]]育种上应用最新成就的论文集。Н . П. 杜比宁主编。1971 年苏联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НАУКА》出版。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74年出版,赵世绪等译。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为1卷本,约65万字。论文集反映了苏联1965年以后对育种的遗传学原理的看法,包括如下研究专题: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探讨了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主要的方向,并从中列举出最有前途的方面。育种的世界植物基因资源,指出了大基因中心和小基因中心,同时还确定了新的基因中心,如澳大利亚中心和非洲中心等。远缘杂交是进化的因素和创造植物新种、类型和品种的极重要方法,探讨了远缘杂交作为将植物野生类型[[基因]]渐渗给栽培类型的途径,并证明了远缘杂交对植物界进化的重大意义。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和植物配合力育种的方法,探讨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原因,揭示了作为杂种优势基础的杂合性与自动调节的相互关系。高粱育种中的杂种优势和细胞质雄性不育性,野生植物和杂草在引入栽培情况下的人工选择特点,农作物突变的实验获得和实际利用的现代研究状况,烟草育种上的种间杂交和实验突变形成,植物对传染病的免疫学说与育种,植物育种中利用嫁接的可能性,大麦育种的遗传学原理,蔬菜和瓜类作物的育种,柑桔类植物的育种。 ==作者简介== Н. П. 杜比宁 (Н. П. Дубинин,1906— ),[[苏联]]遗传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普通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同А.С. 谢列布罗夫斯基一起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可分裂性,研究基因状态的效应和种群遗传学问题。1966年曾获列宁奖金。主要著作有《进化遗传学》、《辐射遗传学和宇宙遗传学》及育种遗传原理方面的著作。 ==相关信息== [[书籍]],是思维的结晶,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名著,则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ref>[https://www.sohu.com/a/212889085_623786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ref>。《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ref>[http://www.doc88.com/p-806989508816.html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f>。 ==视频== ===<center>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下 24讲 汪炳良 浙江大学</center> <center>{{#iDisplay:k0561mu6h3e|560|390|qq}}</center> <center>利用核技术开展标记辅助植物育种</center> <center>{{#iDisplay:c08384pa7vn|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植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