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42.1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格子门 的原始碼
←
格子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格子门.jpg|320px|缩略图|右|<big>格子门</big>[http://image61.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5/0811/32182950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8/11/137012_283828556.shtml 来自 个人读书馆 的图片]]] '''格子门''',也称为格扇,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在殿阁,民居房屋安装的戴格眼供采光的木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东亚地区的传统建筑也受中国影响而有格子门。宋[[李诫]]《营造法式》<ref>[https://www.sohu.com/a/283827414_755852 中国历史上水准最高的建筑书:《营造法式》 ],搜狐,2018-12-22</ref>和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都称为格子门,清代称为格扇。一般房屋每间安装四扇高六尺至一丈二尺的格子门,狭窄的稍间安装两扇格子门就够了;如在檐额或梁柎下,则安装六扇双腰串格子门。 格子门横拉式和推拉式两种,中国的格子门在[[宋代]]或之前的多为横拉格子门,后来推拉式格子门普及。日本称格子门为格子户,近古较为流行横拉式格子门,称为障子,但亦有推拉式格子门。[[朝鲜]]传统建筑外门多用推拉式格子门,室内房门亦有横拉式。 格子门分三个部分。中间一横条在宋代称为腰串(清代称为索腰,[[日语]]称为中栈)、腰串之上留格眼,腰串下安装障水板(日语作腰板)。除腰串外,格眼约占门高的三分之二,障水板占三分之一。[[明代]]的格子门,为了增加亮光,格眼与障水板的比例增加到七比三或八比二。日本、朝鲜式格子门有部分没有障水板,只有腰串,腰串上下皆为格眼;也有些亦有些整扇门都是格眼,没有腰串和障水板。亦有些只有障水板、格眼,没有腰串。日本称有障水板、腰串的推拉式格子门为栈唐户,有障水板的横拉式格子门则称为腰付障子。 有些格子门的格眼没有任何覆盖物,古代的格子门有些会糊上纸或[[牡蛎]]壳片,可遮光和挡风。近现代有些格子门的格眼以[[玻璃]]覆盖,也有些以化学纤维代替纸张作为覆盖。 ==中國格子門樣式== ===宋代格子门样式===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將格子门樣式按格眼和桯的式樣分為以下几类: *四斜逑文上出條桱重格眼 四桯破瓣雙混平地出雙線 *挑白毬文格眼 四桯四混中心出雙線 *通混出雙線方格眼 四桯通混壓邊線 *麗口絞瓣雙混方格眼 四桯通混出雙線 *平出線格子門四桯破瓣攛尖 *通混壓邊線四攛尖方格眼 *四混出雙線方格眼四桯破瓣單混平地出單線 *四直毬文上出條桱重格眼四桯四混出單線 “混”是指格子门的周边木条截面的形状成半[[椭圆形]],通混指截面是一个完整的半椭圆形,双混指木条上有两道混。线是小混。破瓣指截面的一角缺进一块。 ===明代格子门样式=== 据明代计成《[[园冶]]》<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25/01/8384279_697869818.shtml 明 计成《园冶》],360个人图书馆,2017-10-25 </ref>,当时流行柳条式格眼,花式繁多: *柳条式 *[[柳]]条变人字式 *人字变六方式 *柳条变井字式 *[[井]]字变杂花式 *[[玉砖]]街式 *八方式 ==视频== ===<center> 格子门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你见过这样的格子门吗</center> <center>{{#ev:youku|XMzgzNDgwMzA1Mg|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格子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