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7.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林语堂先生纪念馆 的原始碼
←
林语堂先生纪念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林语堂先生纪念馆</big> ''' |- | [[File:林语堂先生纪念馆.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林语堂先生纪念馆 地理位置;319国道北侧 创建时间;2001年10月8 日 公交路线;从漳州市区坐7路和9路公交车可到 |} '''林语堂纪念馆''',是2001年10月8 日建成开馆的。它坐落于林语堂先生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的一座小山包上,远眺四周蕉林掩映,满目翠绿。[[纪念]]馆紧邻其父母的永居地,前眺林语堂祖居,背靠环抱蕉林,清静幽雅。这座依山矗立的建筑拓有5 层平台、81级石阶,层层推进,级级攀高,气派壮观。有[[资料]]介绍,5 层平台标志语堂人生的5 个阶段,81级石阶则与先生的享年(1895.10-1976.3)相符。 ==序言介绍== 林语堂纪念馆地处319国道北侧,坐落在其父母长眠的虎形山上[[香蕉]]林中 ,占地面积7亩,前眺林语堂先生的故居,背蕉林环抱,清静幽雅。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风格,体现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大字金光闪闪。馆前,安放一尊2米高的林语堂先生坐式青石[[塑像]],神态安详,[[栩栩如生]]。登上纪念馆有81级花岗岩台阶,暗喻林语堂81年光辉的生命,参观者拾级而上,油然而生崇敬心情。 [[纪念馆]]内一层为活动室,二层为展览室,布局简洁,空间感强。馆内展出林语堂先生100多幅珍贵照片和100多种[[书籍]]及一些林语堂用过的实物。 ==纪念馆原籍== 林语堂在原籍地的纪念馆(福建漳州)<ref>[https://www.sohu.com/a/277355777_100253941 探访福建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感知先生中西合璧文化观 ] , 搜狐 2018-11-23 </ref> "天蓝水碧,十里蕉香"这是座落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的林语堂[[纪念馆]] 给大家的第一印象。通往纪念馆的路被香蕉树围着,一段台阶登上,纪念馆现于眼前,纪念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纪念馆主体为二层环型建筑,正面古色古香,环型结构却近于西化,正如门口的对联所写"两脚踏东西[[文化]]"。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一流专家所创作,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堪称"名人名馆"。 交通资讯 从漳州市区坐7路和9路公交车可到 ==文化宣传== 该片2015年12月30日,由芗城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林语堂纪念馆联合筹划摄制的林语堂微[[电影]]《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 在厦门鼓浪屿开机。2016年1月5日在芗城杀青,片长约30分钟。2016年10月8日晚,漳州芗城区在市区[[人民]]剧场举办首映式,以此纪念林语堂先生诞辰121周年。 影片真实再现林语堂的儿时[[生活]]、求学经历、恋爱过程、婚姻情景、晚年生活,娓娓道出了林语堂对于感情、婚姻乃至生活的闲适豁达,真挚执着。精致唯美的拍摄画面,曲折引人的叙事节奏,鲜活细腻的人物刻画,真实再现的[[生活]]场景,富有闽南气息的人文礼俗,都是本片的精彩所在。 该片拍摄地取自林语堂生活过的闽南山山水水,包括漳州芗城、平和、南靖和厦门[[鼓浪屿]]、集美等地,真实还原大师的成长足迹,表现了闽南的秀美山水和古朴风情。影片制作完成后好评如潮,2016年6月12日,该片参加第八届海峡影视季·两岸青年微电影展,从388部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两部"最唯美微电影[[作品]]"之一,并得到"2016年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的邀请。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 1、 "国道" 一号:由滨江交流道下,左转大直桥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左转后右转续行仰德大道一段至二段即可到达林语堂先生[[纪念馆]]。 2、 "国道" 一号:由内湖交流道下,左转快速道路至内湖路一段,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左转后右转续行仰德大道一段至二段即可到达林语堂[[先生]]纪念馆。 搭乘大众运输 1、公车:搭乘109、110、111、260、260(区间车)、303、303(副)、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b0333wp123a|480|270|qq}} <center>金秋--走进林语堂纪念馆</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林语堂先生纪念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