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戴仁寿 的原始碼
←
戴仁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2320945/b83cbced5de4e3b4_s.jpg width="230"></center> <small>[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9F%BA%E7%9D%A3%E6%95%99&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hpc3RvcnkifQ==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戴仁寿'''(白话字:Tè Jîn-siū;英语:George Gushue-Taylor,1883年12月6日-1954年4月23日),绰号戴土公,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纽[[芬兰]]的医师兼传教士。他是[[台湾]]痳疯病疗养院乐山园的创建者,亦是白话字教科书《内外科看护学》(Lāi-gōa-kho Khàn-hō͘-ha̍k)的作者之一,加拿大传教士。 在天主教,圣公会<ref>[http://news.sohu.com/78/80/news211888078.shtml 美国同性恋者当上圣公会主教 外国教会表示谴责],搜狐,2003-08-07</ref>和东正教中,有些信徒会将圣人<ref>[https://www.sohu.com/a/399991217_436131 中国的“圣人”和西方的“圣人”有何差别?看中西评判标准的差异],搜狐,2020-06-05</ref>的名字作为自己儿女的名字;有些则会在受洗后,领受圣人的名字。此举期望藉所属之圣人,能为带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祷告。有些圣人会有纪念日,纪念日的命名也会冠以圣人的名字。 ==简介== 1911年至1918年,戴仁寿[[医生]]服务于[[台湾]]台南新楼医院。1924年,担任台北马偕医院院长。在台行医期间,发现台湾痳疯病的问题,并求助于美国癞病救治会(American Mission To Lepers),致力于成立专门防治机构,1924年在伦敦癫病救治会(The Mission to Lepers)的帮助下,马偕医院的癞病专门诊疗所于1927年正式启用。 在多年考查与明有德(Hugh MacMillan)和郭水龙牧师的协助下,戴仁寿医生成立的癞病疗养院乐山园,于1934年3月于台北州淡水郡八里庄启用 ,强调“自治”与“自养”的癞病园生活型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戴仁寿[[夫妇]]于1940年年底与其他传教士离开[[台湾]]。战后,1946年,乐山疗养院重新设立。 1953年,由于乐山园所属土地将被国民[[政府]]“公地放领”,戴仁寿[[夫妇]]回台奔走,与国民政府交涉以保住乐山园产权,并在孙理莲宣教士陪同下访问新北回龙的乐生疗养院,共同放下圣望教堂的奠基石。同年9月,戴仁寿夫人病逝。 1954年4月23日,戴仁寿牧师搭船返加拿大途中因急性盲肠炎辞世,遗骸运回台湾,夫妇两人安葬于乐山疗养院纪念园中。 ==视频== ===<center> 戴仁寿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天主教和基督教有什么不同</center> <center>{{#iDisplay:b3149ifecvn|560|390|qq}}</center> <center>2分钟后,你将了解世上所有教堂的区别</center> <center>{{#iDisplay:p0530hvq92h|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返回「
戴仁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