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戴上口罩都美丽(冯清利) 的原始碼
←
戴上口罩都美丽(冯清利)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戴上口罩都美丽'''<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7169927/pexels-photo-1716992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戴上口罩都美丽》'''是[[中国]]当代作家冯清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戴上口罩都美丽=== ——疫中生活二题 我们[[习惯]]了把面部露出来,露出来是为了光明自由地[[生活]];现在,我们也要适应把面部藏进口罩里,藏进去,是为了更健康安全地生活。短期的藏,是为了将来更长久地露。露也自然,藏也自然。 晨光熹微,社区广场上,已渐续连接成了一条移动的长龙。 一遍遍“下来做核算啦”的喇叭声,把居民一个个从家中喊了出来。早已到达检测点的两名胖嘟嘟、圆鼓鼓的“大白”,开始了一次次的规定动作。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耐心地解答着[[群众]]的疑问。 疫情常态下,这是我们[[经常]]参与和看到的场景。相同的是共有的防范之心,相隔的除了两米的[[距离]],还有人人脸上的口罩。 手机朋友圈中,有不少在转发一则关于戴口罩好处的短视频。两种类型的人,都戴,都不戴,一个戴,一个不戴,四种情况,结果不同。戴口罩与不戴口罩,感染概率差别有多大? 认真梳理了一下,彻底搞了个明白。 新冠病毒携带者不戴口罩的情况下,分两类:常人不戴,传染率为90%;常人戴,传染率为30%。新冠病毒携带者戴口罩的[[情况]]下,又分两类:常人不戴,传染率为5%;常人戴,传染率为1.5%。新冠病毒携带者与常人都戴口罩,两人距离1.8米以上,传染率为0。 绕来绕去,一句话,戴上口罩,传染几率小。 其实,小小的口罩,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使命在身,担当起了守护防御的[[责任]]。 从古至今,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死亡、邪恶、病毒等作着斗争。为防止各种污染物以及恶臭的[[空气]]、口气干染,古人尝试用丝巾做成简易“口罩”,遮盖口鼻。 《马可·波罗游记》里清晰地记载了元代皇帝进餐时的情况。为了避免那些侍奉饮食的人所发出的气息触及食物,侍者的口与鼻,一律都要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丝巾。 而这种蒙口鼻的丝巾,就是最原始的口罩。 一个曾被诺贝尔医学奖提名为候选人、祖籍广州的华人伍连德,在口罩发展的历史中,举足轻重。 1910年,东北地区哈尔滨、满洲里等地爆发瘟疫。为阻挡鼠疫的飞沫传播,伍连德发明了一种制作简单、材料易得、用两层纱布制作的口罩。这种“伍氏口罩”,有效防止了飞沫传染,降低了死亡率和传染率。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促使口罩成了全民用品。2003年的非典疫情、2012年开始的雾霾污染,口罩成了我们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力武器。 如今,口罩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的成熟产业。口罩的贴合度、过滤效率、舒适性、便捷性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了医用外科口罩,出现了防尘、防花粉、过滤PM2.5等多个细分品类,在医院、食品加工厂、矿井、雾霾城市……随处可见口罩的身影。 口罩以前都是医护人员的专利,或者是明星大咖之类的大腕儿,怕被人认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必用的装备。通常情况下,人们无需戴口罩,不该戴的时候戴了,反而会疏远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年来,疫情反反复复,一波一波,口罩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即便戴口罩会造成眼睛起雾、弄花妆容、说话清晰度不高等不便,但特殊时期的人们,面对共同的人类灾难,戴口罩已成了自觉行动。 口罩与人们越来越形影不离。疫情缓解的时候,车上、身上常备着口罩;形势严峻的时候,则须臾难离。进商场要戴,参加会议要戴,出席活动要戴。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发挥到极致。 口罩遮挡了会呼吸的器官,留下两只“扑扑闪闪”的眼睛,让我们看清前行的路。口罩遮挡不住人的高低与身材。熟悉的人,即便戴着口罩,也依然能够认出。 不戴口罩时,五官秀丽的,让人总忍不住回眸;平淡无奇的,也就熟视无睹了。这一遮挡,人们的性情也都平和柔顺了不少。除了年龄有差别外,你从那一双双凸显出来的眼睛中,很难分出美和丑来。长相如何,任你自由想象。 在一次学习培训中,一位著名作家讲了一个与口罩有关的小故事。 他说,人群中,他看到一位身材窈窕、两只眼睛明亮如湖的漂亮姑娘,正在浮想联翩,感叹姑娘如山野中一束摇曳靓丽的花儿、或如碧空中一朵轻盈飘逸的云儿时,姑娘摘掉了口罩。瞬间,一切美好的想象荡然无存。 作家感叹道:姑娘啊,你的美怎么单单开放在两只眼睛上?末了,他又说了一句令人回味犹醇的话:不知道你们信不信?人啊,戴上口罩都美丽。 真的吗?我做了一番观察,得出结论,是那么一回事。 全民戴口罩,是这个特定时期一种鲜明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行为。文明之花是人们共赏之花。外在的美掩盖不住,心灵的美更掩盖不住。 走在大街上,你能看到人们面部的各色口罩,白的、黑的、红的等,晴空一般、大海一般的蓝色居多。这蓝色也许是一种驱疫色、吉祥色、胜利色,让病毒望而却步的圣色吧! 这些年来,不知用过了多少口罩。使用一次,口罩便终结了它的使命。而我则舍不得将它们丢弃。家里、办公室,堆放了不少。 爱人说,你都留着,还有用啊?我总觉得,口罩是功臣,功臣应有功臣的待遇。一旦洗去征尘,它会迎风绰立,再立新功。 普普通通的物件,你想不到它什么时候就成了生活中的宝贝。不起眼的东西,有一天也会大放光芒。 我们习惯了把面部露出来,露出来是为了光明自由地生活;现在,我们也要适应把面部藏进口罩里,藏进去,是为了更健康安全地生活。短期的藏,是为了将来更长久地露。露也自然,藏也自然。 当你我他都能意识到既爱护自己、也尊重他人,戴口罩,也就有了一种高尚的意味。 还是作家说得好:人啊,戴上口罩都美丽! “下楼做核酸啦,下楼做核酸啦!”…… 这两年,一波一波的疫情,不断袭击、困扰、打乱我们的正常生活。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人们,一旦有风吹草动,便积极购物备战,最抢手的自然是土豆、洋葱、白萝卜、大白菜等。虽然也知道商超企业能够保质保量、保畅稳价,但备一点心里好像才踏实似的。 不知不觉间,检测开始免费(混采)。免费是一份福利,参加检测是一种义务。 季节变幻,人们去做检测也有不同的节点。夏日里,为了防热避晒,喇叭声还没吆喝几下,小区广场上就排起了长队。秋天来了,做检测的小桌由阴凉处移到了向阳处。喇叭声声,人们不紧不慢,越有阳光越暖和。 这次检测后,我远远地站在一边,想好好看看这些被称为“大白”的人。 自2020年以来,“大白” 这个带有褒义的词汇,应运而生并流行开来。她们穿着一样的防护服,戴着一样的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手套、鞋套。“大白”已是一个特殊群体的代名词。 检测时,她们左手持一支病毒采样管和十几个采样器,右手一次抽取一个采样器,将手臂伸向一个个被检测者的口腔内,晃动几下,然后将棉签头放入采样管。 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是防疫的关键一环。 遇到拄拐杖、坐轮椅等行动不便的,“大白”便站起来;遇到小孩,他们便蹲下去。一个小女孩跟随妈妈安静又疑惑地走过来,自觉张开了嘴巴。她也许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再在广场上嬉戏游玩?这场景,会成为她永恒的抹不掉的童年记忆。 我生活的小区一千多人,从早上六点开始做,要做到十一点了。每个人做完检测、起身走了,而“大白”们就这样机械地重复着同一动作。 而这背后我们看不到的还有试剂配置、标本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结果判读等。PCR实验室的年轻人们,每天都是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密闭的实验舱内重复工作。胸前、背后湿透是常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是日常。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大白”们加样加到手抽筋,稚嫩的双手磨出了血泡,但从无怨言。据了解,县医院的日检测量为8000——9000多管。近20多天里,共做核酸检测130多万管、2000多万人次。 一个值夜班的医护人员曾写过一段话:黎明时分,迎着秋风,我的同行已行走在去为他人做核酸的路上。白天测了一天核酸,晚上阑尾炎急性发作,一身绿色的洗手衣还没来得及更换。看着那憔悴的面容、汗水浸湿的发丝、因疼痛而蜷缩的身体,不禁动容。 1998年横空出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为了谁》,深情歌颂了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不知道有没有一首歌,送给这些 “大白”? 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真的有《大白之歌》,不过词曲、演唱均非名家。其中一首的歌词写得挺不错:此刻有这样一个名字,给人们带来希望;此刻有这样一群勇士,给人们带来保障。我明白这人民的幸福,有多少人在担当;我相信那勇敢的付出,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是啊,口罩虽遮住了她们的容颜,臃肿的防护服虽遮挡了她们的身材,但“大白”身上却闪耀着一种光、一种这世上无上的荣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谁能说,“大白”不是抗疫年代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做核算已成为疫情常态下的常态。2021年,我到陕西参加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一个培训,要求报到时须带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我交完费(70多元,现在16元)单独做了检测。在整理行李时,先装好报告。路途中心里还不踏实,打开行李箱又看了一次。 参加奔流文学院学习时,也有这方面的要求。百十名学员检测结束,已近10时。那天,为我们讲课的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李佩甫老师,老师讲的精彩,学员听的投入。已过了12时,我们明显感到,老师没有讲尽兴,学员们没有听尽兴,遗憾之至,都是疫情惹的祸。听名家讲课固然难得,但防范疫情谁敢小觑? 生活中很多事情,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核酸,做了多次,也没去想什么是核酸,做核酸和抗疫之间有什么关联?索性查一下资料,搞个水落石出。 核酸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与遗传、肿瘤的发生、病毒的感染性等都有重要[[关系]]。 核酸最早于1869年由瑞士医生和[[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分离获得。1889年,德国病理学家奥尔特曼创造了“核酸”这一术语。 核酸检测是直接找到病毒存在的[[证据]]。[[结果]]呈阳性,则[[证明]]已感染了病毒;若阴性,可排除感染的可能。检测为的就是查明感染链条、阻断传播可能、控制疫情蔓延。 人类历史长河中,为了生存图强,我们一直在和疫病作斗争。天花、霍乱、鼠疫、SARS病毒、H1N1流感、H7N9禽流感,一次次从未知到攻克,一个个从猖獗到被围歼。新冠肺炎病毒,你的末日也该到了吧! 看到这样一个[[计算]]方式:国家动员能力+基层政府执行力+国民纪律性+医疗医药能力+强大的物资保供能力+互联网高[[水平]] = 动态清零。这里面涉及到国家、政府和国民,涉及到前线和后方,涉及到动员能力、执行力、[[纪律]]性、保障能力等。哪一环能少得了呢? 诗人舒婷在一首诗里写道:一切的现在都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这一切”指什么,我们都懂得,更要担承。 共患共济,坚韧坚毅,我们终将爬坡过坎,拥享幸福自由时光。且看疫情过后、秋风过处,必是五谷飘香、秋收冬藏……<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561440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冯清利,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文学》与奔流文学院签约作家,洛阳市宜阳县文联主席。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戴上口罩都美丽(冯清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