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3.2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御白樣 的原始碼
←
御白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御白樣''' </p> |- |<center><img src="https://static.popdaily.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10/9itqbdrmfbwg88c800sw4g8ckqi3008-1000x500.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opdaily.com.tw/pet/814457 圖片來自popdaily] </small> |} '''御白樣'''(おしら様、おしらさま、お白様、オシラ様、オシラサマ)也可譯作'''養蠶神''',乃[[日本]][[东北地方 (日本)|東北地方]]的民間信仰,一般將之視為[[蠶]]之神、[[馬]]之神、[[農業]]之神。 信奉該神祇的信徒分布範圍頗廣,[[茨城縣]]、[[青森縣]]、[[岩手縣]]等地皆有,甚至[[九州 (日本)|九州]][[宮城縣]]北部也有。各地的稱呼不一,另有'''御白神'''(オシラガミ)、'''御白佛'''(オシラホトケ)、'''カノキジンジョウ'''(桑木製成之人偶)等別名。 == 由來 == === 馬與女孩的婚姻故事 === 日本東北地方流傳著關於御白樣的愛情悲劇故事:相傳以前有戶農家的[[女兒]]和家裡飼養的[[馬]]互動關係良好,甚至後來結親。父親知道此事後發火,一怒之下殺了那匹馬,並吊掛在樹枝上。女兒擁著馬的[[屍體]]哭泣,父親更加生氣,遂砍下馬首。女兒見狀跳上馬首,一起飛往[[天空]],這便是御白樣的由來。民間故事傳說收集家佐佐木喜善所著作的《聽耳草紙》更提到,女兒回來向雙親[[託夢]],教導他們將[[蠶]]置於容器中並餵食[[桑树|桑葉]],使之吐絲生線,成為養蠶的起源。這解釋了為何御白樣一個是馬首、另一個是女孩頭,而且也被視為蠶之神、馬之神。 === 青森縣的口傳故事 === 青森縣西部的津輕地方有個代代口耳相傳的故事:從前有個[[盲人]]夜宿在[[鞍部]]的空房子裡,因為無聊獨自一人唱着歌。突然聽到有個[[女人]]跟著唱和,拂曉之際女人自稱名叫「[[風箏]]」,並自我介紹了一番,後來她的[[聲音]]再也沒有出現。天亮後盲人回到山下的村落,對村人講起昨夜的事情後就死了。忽然「風箏」也現身,對村人說凡是聽到她的事的人都必須死,而且要沉死在村裡的[[沼澤]]中。心生恐慌的村人們遂在鞍部周遭以鐵柵圍起來,讓「風箏」無法回到鞍部。後來那個女人也死了,並且化成一條[[蛇]]。村人們便祭拜盲人和「風箏」,他們便成為後來的御白樣。 == 解說 == 製作御白樣的[[偶像崇拜|神像]],先取30[[公分]]左右的桑木,繪製男女面容或馬首後再進行[[木雕|雕刻]],再覆上多層布製的[[衣服]]。也有穿上貫頭衣,且頭部另外有個布包巾的御白樣神像。通常家家戶戶將之供奉於[[住宅|房子]]的[[龕|神棚]]或[[凹間]],大多為男與女、馬與女孩或者馬與男等兩神一組的形式。根據[[史書]]記載,現存最古老的御白樣神像位於[[青森縣]][[九戶郡]]種市町(現改稱[[洋野町]]),為[[大永]]5年(1525年)所製。其次是位於[[岩手縣]][[下閉伊郡]]新里村及同郡的川井村(現併入[[宮古市]]),乃[[天正 (日本)|天正]]2年(1574年)所製。 祭祀御白樣的日子稱作「命日(めいにち)」,乃[[農曆]]1、3、9月的16日。命日當天,先在神棚裡擺上神饌祭品,接著替兩神一組的神像重新換上新衣裳(此[[儀式]]叫做「オセンダク」),再請[[女性]][[長輩]]吟唱「御白祭文」(內容描述養蠶的緣由),且由同家族的[[女孩|少女]]持著神像四處走動,所以祭祀御白樣由同一家族的女性擔任。有些地方的祭祀活動由盲眼的[[巫女]]或[[潮來 (巫女)|潮來]]參與,巫女將御白樣神像拿在手裡,一邊詠唱經文<ref>有興趣者請看[http://www.pref.aomori.lg.jp/soshiki/kyoiku/e-kyodokan/files/2012-0417-1115.pdf イタコ「祝文」] ,北川達男著,青森県立郷土館研究紀要第36号,2012年3月,頁55-64。</ref>一邊跳舞。祭拜完畢則持著神像四處走動<ref name="圖解巫女">{{cite book | title=圖解巫女 | author=朱鷺田祐 | year=2012-08-06 | pages=188~189頁 | isbn=9789865973230}}</ref>。此外,位於青森縣[[弘前市]]坂元的久渡寺則在5月15日舉行「大白羅講」的祭祀活動。 手持二神一組的御白樣神像四處走動時所吟詠的經文,內容具有「金滿長者物語」、「滿能長者物語」、「栴檀栗毛」、「岩木山一代記」等辭句,據說跟[[坂上田村麻呂]]相關的猿賀神社有點淵源。由潮來擔任主祭時,通常會一面口誦經文、一面揮打手中的御白樣神像,狀似「起乩」(神明上身)。 雖然御白樣誕生的背景源於山神信仰,但相傳祂亦可以保護孩童、馬([[畜牧業]])、蠶([[紡織業]])、婦女病治癒、農耕等。另外根據民俗學者[[柳田國男]]在《遠野物語拾遺》中指出,東北地方的[[獵人]]上山打獵前為了探知哪座山可得到好收穫,雙手持握御白樣神像在原地轉圈後,以馬首面向之90度為前進方向。另外,傳說御白樣也有預知[[火災]]、[[地震]]的能力。《遠野物語拾遺》亦稱御白樣為「鉤佛」({{ja}}かぎぼとけ),因為正月16日拜請御白樣出來四處走動時,可以趁機詢問家中孩童來年的吉凶,這種典故來自[[中國]]《[[搜神記]]》、《神女傳》等書。 祭祀御白樣有許多[[禁忌]],譬如祭品裡不得有雙腳、四腳[[動物]]的[[肉]]或[[蛋]]、罹患重大疾病的病患祭拜御白樣的話會立刻臉歪嘴斜(吃完肉類後立刻祭拜者亦同)等。還有,祭祀御白樣必須心意虔誠,一直延續祭祀下去。中途停止祭拜、或者準備粗糙的供品都是觸犯大忌。 == 其他 == * [[岩手縣]][[遠野市]]的觀光景點傳承園(でんしょうえん)裡有一座御蠶神堂(御蚕神堂、おしらどう),內有千餘座御白樣的神像展示給遊客參觀<ref>詳情請看[http://www.city.tono.iwate.jp/index.cfm/25,10384,122,144,html 伝承園 - 遠野市役所] </ref>。 * 關於御白樣的圖像資料,可參考網野善彥、小澤昭一、宮田登、大隅和雄、服部幸雄、山路興造共同編集的《大系 日本歴史と芸能 第11巻/形代、傀儡、人形》(平凡社ビデオブック,1991年),收錄了許多御白樣的珍貴影像資料。 * 此外,[[動畫電影]]《[[千与千寻|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裡,也有一個以[[蘿蔔]]擬人化的御白樣角色。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Ja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Ja ic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御白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