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6.1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张恩利 的原始碼
←
张恩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张恩利1.png|缩略图|右| [http://www.hiart.cn/feature/detail/628grto.html 图片来自Hi艺术][http://www.hiart.cn/upload/photo_db/2016/01/13/201601131822532541/201601131822532541_720_540.jpg 原图链接]]] ==个人简介== '''张恩利'''1965年生于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载业大学艺术学院]],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 1997年,张恩利结识了画廊主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与香格纳画廊开始合作;2006年又成为英国豪瑟&沃斯画廊签约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 知名艺术家和策展人,曾任职于[[东华大学]]艺术学院,张恩利与国际上最有影响力之一的Hauser Wirth画廊签约,也是这类顶级专业画廊第一次与中国艺术家签约。 ==在“上海之夜”的《头发》== 年来,艺术家张恩利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被称之为“空间绘画”的探索,从二零零七年的[[安特卫普]]到最近的[[香港]]k11,艺术家对“空间”的兴趣似乎有增无减,这次转而在他于上海的最新个展《头发》。此次展览由香格纳画廊策展,与位于上海漕宝路400号的“上海之夜”合作举办。 “上海之夜”是一个商业娱乐空间,也是繁华都市的缩影,而这次作品采集是艺术家的精心设计,也是对展示环境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上海之夜”的创办人乔志兵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藏家之一,这次的展览场地便是“上海之夜”里面二楼的“艺术剧场”,不同于以往美术馆或画廊这样的“白盒子”的展览,选择 在“上海之夜”这样浓墨重彩的环境,是展览实践的一个新尝试。 此次展览名为《头发》,将带来艺术家二零零二年到二零零四年不同时期的三十余幅纸本作品及十余件“地球仪”装置,其中最主要的《头发》系列是艺术家首次尝试拼贴风格的作品系列,此前从未公开展出。整个展览着重纸本作品,让观众能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在这一传统材质上的创作路径。手绘“地球仪”不仅是“可以触摸的点缀”,更使整个展览平添一份动态趣味。与以往张恩利的个展不同的是,人物和静物同时出现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似乎是在有意营造一个场景,讲述一段独白,或提供一条线索。一个浓烈直白的商业空间与艺术家安静甚至隐藏的艺术语言之间,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照。<ref>{{cite web|url=http://www.tanchinese.com/exhibitions/13371/|title=在“上海之夜”的《头发》}}</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中国人]][[Category:艺术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张恩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