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5.2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弗萊明環形山 的原始碼
←
弗萊明環形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F9F900; color: # 2828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弗萊明環形山</p> |- |<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7/Fleming_crater_AS16-M-3001_ASU.jpg/220px-Fleming_crater_AS16-M-3001_ASU.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阿波罗16号]]<br>测绘相机拍摄的斜视图<br> [https://www.niaoleiba.com/lore/nmwvmm.html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 <br> '''緯度''' 14.91°N<br> '''經度''' 109.28°E<br> '''月面座標''' 日出时252°<br> '''命名來源''' 亚历山大·弗莱明</small> |} </div> '''弗莱明环形山(Fleming)'''是位于[[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十九世纪苏格兰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881年-1955年)和女天文学家威廉敏娜·佩顿·史蒂文斯·弗莱明(1857年-1911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0/Far_side_64.jpg/500px-Far_side_64.jpg" width="250"></center><small>弗莱明环形山的周边<br>[https://www.niaoleiba.com/lore/nmwvmm.html 圖片來自百科故事]</small> |} ==概述== '''弗莱明环形山(Fleming)'''该陨坑西南偏西靠近赫兹环形山、东北毗邻张衡环形山、罗巴切夫斯基环形山位于它的东南偏南,而西南偏南则坐落了花拉子密环形山。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14°55′N 109°17′E / 14.91°N 109.28°E,直径126.37公里,深度约2.925公里。 弗莱明环形山外观不太圆整,因存续时间长而明显损毁,环低矮的坑壁覆盖了众多大小不同的陨石坑,其中最突出的是位于南侧坑壁上的卫星坑"弗莱明 N",而更低的东侧壁上则横跨了另一座稍小的撞击坑。弗莱明环形山低缓的内侧壁显示有阶地状结构残迹,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630米,内部容积约有17036.27立方千米。碗状的坑底相对平坦,表面散布有一些细小的撞击坑、废墟坑残壁以及一些小山丘,中心点附近延伸着一道南北走向的短山脊,山脊东南面紧挨着一座醒目的碗状坑。 在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前,该环形山曾被称作"第203号陨石坑"。 <ref>[https://www.niaoleiba.com/lore/nmwvmm.html 弗莱明环形山],百科故事,2020/08/06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弗萊明環形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