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4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的原始碼
←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广西社会主义学院.jpeg|有框|右|<big>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期刊)</big>[https://c61.cnki.net/CJFD/big/GXSX.jpg 原图链接][https://mall.cnki.net/magazine/magalist/GXSX.htm 来自 中国知网 的图片]]]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创建于1957年5月,原名为广西省政治学校。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冲击,学院被迫停办。1984年8月,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需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院复办20年来,先后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56期,培训学员5627人,为全区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党外中青年干部。 ==学院历程== 广西 社会主义学院复办20年来,认真贯彻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致力于培养同 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其他方面代表人士,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统一战线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当前,广西已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广泛的 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需要培养一支政治上坚定,能够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的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作为自治区党委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作为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肩负着干部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使命。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培训为重点,以自我学习教育为基础,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把学院建设成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思想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245344638_720413 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人心里去] ,搜狐,2018-08-05</ref>基地和团结合作基地,成为科学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全国一流的省级社会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创建于1957年,原名“广西省政治学校”,1960年改为现名。2009年,经上级批准,加挂广西中华文化学院牌子,与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主要职能是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开展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学院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新村大道6号,坐落于相思湖畔、邕江之滨。校园占地42.89亩,主体建筑有崇和楼、泰和楼、至和楼、图书馆等,建筑面积3.2万多平方米。在建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5万多平方米。学院注重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连续多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为自治区党委直属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指导和管理,设办公室(人事部)、教务部、科研部(学报编辑部)、基础理论教研部、多党合作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部、非公有制经济教研部、中华文化教研部、网络培训与图书信息技术部、学员工作部、行政财务部等11个内设机构,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与办公室合署办公。现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ref>[https://www.sohu.com/a/434474602_120668696 评高级职称需要什么条件?哪些机构可以评职称?],搜狐,2020-11-26</ref>13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1人,同时还聘请一批自治区党政部门领导和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建立了一支能较好适应培训需要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建院以来,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和掌握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善于开展党的统战工作的统战干部。截至2019年12月,已举办统一战线各领域培训班639期,培训学员29476人次。现每年培训学员2000人左右。学院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部署,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以培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为主体、覆盖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的培训格局;形成了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布局,建立了统战基础理论、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等一批特色课程。 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于2018年创建广西统一战线[[网络]]学院,当年12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各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开发了PC端、移动端、微信端等学习终端,形成了8个分院与自治区、市、县三级统战部门和统战组织紧密联结的网格化分级分类线上学习体系,上线课程625门,其中统战特色课程占总课程的25%,初步构建起具有统战特色的网络课程体系和数字资源库。目前,在线学习人数达18833人。在主体班中开设网络学习专题,坚持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网上统战与网下统战相结合。广西统一战线网络学院工作得到自治区党委[[领导]]的批示肯定。“组织网络培训,打造统一战线教育培训新平台”项目获第三届全国社会主义学院优秀教学组织奖。 学院积极发挥统一战线智库职能作用,紧紧围绕统一战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为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创新和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先后完成[[国家]]、自治区社科基金课题及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课题等课题128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63篇,编纂[[出版]]《广西民族团结知识读本(干部版)》等6部统战理论专著,荣获全国、全区统战[[理论]]研究等各种优秀科研成果奖46项。开展全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课题招标和面向社会开展统一战线重点课题招标,编印资政刊物《统战智库参阅》,2项资政成果获自治区党委领导批示肯定。制定《学院科研工作规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项目资助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连续两次荣获“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因子在全国省级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排在前列,荣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全国社会主义学院优秀学报、广西高校优秀学报等称号。 ==教学模块== 立足广西区域特点,围绕构建“两个命运共同体”,学院在主体班设置“大文化”教学模块,开设中华文化和广西民族文化专题课,组织开展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场体验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著名文化学者作中华文化系列专题辅导,编辑出版《广西文华》,不断增进学员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广西民族文化的了解。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及东盟国家青年文化交流,举办港澳台侨中华文化研修班,组织全区社院系统文化参访团赴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及台湾地区开展文化交流,邀请东盟国家青年代表来院与培训班学员座谈交流,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广西[[故事]],扩大境外、海外“朋友圈”。 新时代新征程,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推进教学科研改革创新,强化共识教育,突出统战特点、党派特点、边疆[[民族]]地区特点,进一步发挥好政治学院、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统一战线工作重要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统一战线智库的作用,为加强统一战线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广西]]统一战线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视频== ===<center>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社会主义学院</center> <center>{{#iDisplay:a08189zlsgj|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9秋季开学典礼</center> <center>{{#iDisplay:t3016aro9p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