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幸福二队(李纯洁) 的原始碼
←
幸福二队(李纯洁)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幸福二队'''<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9150817/pexels-photo-1915081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幸福二队》'''是[[中国]]当代作家李纯洁的散文。 ==作品欣赏== ===幸福二队=== 虚岁十六那年,我去当了知青。 初中实际上只读了一年,然后就开始文革,一直在停课闹革命的状态中。那时我家里的情形很糟,父母被批斗审查,满街令人心惊胆战的大字报和冰冷的目光。我躲在母亲狭窄的小屋里,像一只受惊的小老鼠,苦闷和忧郁占据了十六岁的花季。 这时遇到女同学力勤。她几乎和我同命运,她爸爸也被打做“走资派”,被弄到长江边上的小县城巴东当搬运工,妈妈出身地主,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遇见她时,她正张着两只茫然的大眼睛在巴东街上徘徊,我们俩在江边的码头不期而遇,那段时间刚好我到巴东的嘎嘎(姥姥)家,没想到碰到恩施的同学。当下俩人站在街头就滔滔不绝地聊起来,我们在同一所初中上学,不同班,虽然认识,但在学校却没怎么说过话,此时倒像是多年的好友。一番交谈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做出了一个决定,结伴插队去! 十六岁的女孩被自己的果敢和即将面临的人生而大受鼓舞,心情振奋,想到马上就会摆脱身边窒息的空气,不禁如释重负。三天之内雷厉风行,自己办妥了报名登记、下户口等一切手续,我妈给我二十块钱,到街上花十五元买了一口木箱,收拾进一些衣物,又捆了一床被褥,于1969年腊月廿五,带着行李挤上了开往山里的班车。 要去插队的地方叫湖北省恩施县鸦鹊区(多年之后改名为崔坝),距我家当时居住的恩施城三百多里,不是每天都有班车[[来往]],[[辗转]]两天之后才到了区公所[[报到]]。那里有一位人称“大脑壳”的[[干部]]负责接待知青,大脑壳看上去有点凶,但言语却温和,在决定往哪个[[生产队]]派的时候,他歪着脑壳征求我们的[[意见]],要说我们人地生疏,哪分得清东南西北?但突然脑子里一闪,我跟[[力勤]]说,我们把行李放在区里,先到[[附近]]转转再说好不好? 大脑壳说[[可以]]。我和力勤就走出区[[公所]],漫无目的地沿着公路往东走去。正是冬季,即便是[[南方]]的山上,[[树叶]]也早都枯黄了,有气无力地掉落着,脚下的公路是沙石路,走着走着,小石子就钻到了鞋里,不一会儿就得站住脚,脱掉鞋磕打几下,把[[里面]]的石子儿倒[[出来]]。 鸦鹊是离县城最远的[[区乡]],我们读书的[[恩施二中]]插队可以从三个区选择,另外两个是屯堡和鲁竹,离城只有几十里,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那两处,可我和力勤的父亲是[[走资派]],自觉[[低人一等]],只想离人们远远的,最好是没人认识的地方,也不管人们流传“走到[[鸦鹊]]水,见他妈的鬼,吃口苞谷饭,没有漱口水”,又缺水又穷。 沿公路走了好一阵,一条路灰不溜秋地往前延伸,似乎是无穷无尽,再走只怕回来天就黑了。力勤说,我们回去吧。我不甘心,说再往前走走。上了一个小坡,又往下走了半里地,突然看见路旁不远处有一口深潭,我的心一下子欢跃起来,就是这里,就是[[这里]]!一口气跑回区公所,对大脑壳说,我们就去有那边有一口潭的生产队,大脑壳想想说,哦!你们说的是水龙潭吧?他提起笔往我们的派遣证上填了一行字,然后说,去吧,我让公社来人接你们! <ref>[https://www.cnprose.com/shijie-sanwen 中国散文网]</ref> ==作者简介== 李纯洁,中国散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幸福二队(李纯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