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安徽省气象学会气象与减灾编辑委员会 的原始碼
←
安徽省气象学会气象与减灾编辑委员会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720/7e2fdf6f66bd4e6686a2b39fd6689022.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78580130_10011723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安徽省气象学会气象与减灾编辑委员会'''挂靠单位:[[安徽省气象学会]]秘书处,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主 任 委员:胡雯([[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正研级高工) 委 员:吴必文(安徽省气象科研所所长、正研级高工)、田红(安徽省气候中心主任、正研级高工)、包正擎(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高工)、王东勇(安徽省气象台台长、正研级高工)、盛绍学(安徽省信息中心主任、正研级高工)、程向阳(安徽省防雷中心主任)、袁野([[安徽省]]人影办副主任、正研级高工)、孔俊松(安徽省滁州市气象局局长、高工)、石春娥(安徽省气科所正研级高工、[[博士]])、徐光清(安徽省信息中心高工)、姚叶青(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杨彬(安徽省气象学会秘书长、高工) [[编辑部]]主任:杨彬 编 辑:刘忠平 许明荣 周后福 朱亚宗 ==相关资讯== ===气象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暨淮河暴雨学术研讨会召开=== 8月26日上午,[[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科协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气象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暨“第八届淮河流域暴雨洪水<ref>[https://www.sohu.com/a/483462822_121019331 应急科普知识丨暴雨洪涝避险自救指南来了],搜狐,2021-08-15 </ref>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以“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和研究”(HUBEX??试验)为主题,展示HUBEX试验以来气象水文科技发展成果和流域气象业务服务成效,促进气象行业科研和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淮河试验[[研究]]的开展。 开幕式由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张建云通过视频参加开幕式并做特邀报告,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研究员许小峰参加开幕式并做特邀报告。受副省长张曙光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戴启远做了讲话,省气象局副局长胡雯、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胡劲松先后致辞。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国阳,省气象局纪检组长张爱民,副局长包正擎、汪克付,二级巡视员倪高峰,流域四省气象部门、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安徽省水文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胡雯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视察安徽,第一站就来到淮河汛情的“风向标”——王家坝闸,对治理淮河作出重要指示,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必将持续推动气候、环境与水文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为保障淮河流域生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安徽气象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三个[[安全]]”的要求,认真谋划安徽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抓紧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科技交流和协同创新,更好的服务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 胡雯强调,1998年多部门联合开展了[[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HUBEX),后续又开展了LAPS试验,973暴雨外场试验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今年正值HUBEX淮河试验完成二十周年。这20年来,气象部门始终把守护淮河安澜作为汛期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流域四省气象部门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淮河流域气象科研及业务发展,预报预测能力不断提升,为淮河防汛减灾的决策参谋作用越来越凸显,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胡劲松在致辞中指出,流域防汛救灾和抗御[[自然灾害]]工作的底气和力量来源于精细、准确的水文气象科技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科技创新是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必然要求。回顾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进程,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得益于科技创新的驱动。 胡劲松强调,加快推进新时代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不仅需要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战略谋划、强化科技供给、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更需要深化气象科技合作,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期盼与会的各界专家学者、各相关科研单位和广大气象业务科研人员<ref>[https://www.sohu.com/a/191243348_419916 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搜狐,2017-09-11</ref>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好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智慧,积极建言献策,深入研讨交流,面向淮河流域防灾减灾和生态经济带的需求,推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淮河试验研究的开展,加强流域气候和生态系统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动态变化监测与分析,为开展流域精细化分析、分类研究和差异化应对打好[[基础]],不断提升流域气象服务供给的科技支撑能力。 戴启远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出在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气象部门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我省遭遇创历史极值的梅汛期洪涝灾害,全省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三线作战”的防汛救灾需求,突出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王家坝开闸泄洪、打赢巢湖保卫战等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决策服务,充分发挥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戴启远强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淮河王家坝视察防汛救灾工作,指出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要求总结好70年来淮河治理经验,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流域的治理与发展,不仅从国家层面出台《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还将气象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工程纳入我省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 开幕式结束后,胡雯做了《淮河流域气象业务服务及科研发展》特邀报告,丁一汇通过[[视频]]做了《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研究进展》特邀报告,张建云通过视频做了《变化环境下洪水预报面临的问题和思考》特邀报告,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刘建国做了《大气环境立体探测技术进展》特邀报告,许小峰做了《气象小卫星——天基观测的拓展空间》特邀[[报告]]。 当日下午,13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
返回「
安徽省气象学会气象与减灾编辑委员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