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93.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孔灵符 的原始碼
←
孔灵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孔灵符]]:[[孔子]]的第27世孙。南朝宋官吏。山阴(今绍兴)人。会稽内史孔季恭子。南朝宋文帝[[元嘉]](424—453)末年为南谯王[[刘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尚书吏部郎。 =简介= 孔灵符,南朝宋官吏。山阴(今绍兴)人。会稽内史孔季恭([[孔靖]])子。南朝宋文帝元嘉(424—453)末年为南谯王刘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尚书吏部郎。宋孝武帝大明(457—464)初年,由侍中为辅国将军、郢州刺史,入为丹阳尹,又出为会稽太守,后又加豫章王[[刘子尚]]抚军长吏。灵符以山阴县人多田少,曾向朝廷建议,将贫民迁徙余姚、鄞、?三县,垦种湖田。公卿讨论,多以为不便,孝武独从其议,于是贫民有地可耕,荒地成了良田。孔家本广有田产,后又在永兴(今萧山)建立田庄,周围33里,占有水陆土地265顷,果园9处,被有司举发。灵符不据实答对,因此被免官。后又起用为寻阳王刘子房右军长史。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因得罪宠幸近臣,被鞭杀,二子同时赐死。宋明帝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著有《[[会稽记]]》。鲁迅辑录佚文,包括不题撰人及存疑者,共56则,合一编,收入《会稽郡故书杂集》,为记载古代绍兴地理传说的重要资料。<ref name="博雅人物网">{{cite web |url=http://ren.bytravel.cn/history/7/konglingfu3793231.html |title=孔灵符| accessdate=2019-03-18}}</ref> =史书记载= ===《宋书·孔灵符传》=== 孔灵符,会稽山阴人,孔靖之子。元嘉末,为南谯王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尚书吏部郎。世祖大明初,自侍中为辅国将军、郢州刺史,入为丹阳尹。山阴县土境褊狭,民多田少,灵符表徙无赀之家于余姚、鄞、鄮三县界,垦起湖田。上使公卿博议,太宰江夏王义恭议曰:“夫训农修本,有国所同,土著之民,习玩日久,如京师无田,不闻徙居他县。寻山阴豪族富室,顷亩不少,贫者肆力,非为无处,耕起空荒,无救灾歉。又缘湖居民,鱼鸭为业,及有居肆,理无乐徙。”尚书令[[柳元景]]、右仆射[[刘秀之]]、尚书[[王瓒之]]、[[顾凯之]]、[[颜师伯]]、嗣湘东王彧议曰:“富户温房,无假迁业;穷身寒室,必应徙居。葺宇疏皋,产粒无待,资公则公未易充,课私则私卒难具。生计既完,畲功自息,宜募亡叛通恤及与乐田者,其往经创,须粗修立,然后徙居。”侍中[[沈怀文]]、[[王景文]]、黄门侍郎[[刘敳]]、郄颙议曰:“百姓虽不亲农,不无资生之路,若驱以就田,则坐相违夺。且鄞等三县,去治并远,既安之民,忽徙他邑,新垣未立,旧居已毁,去留两困,无以自资。谓宜适任民情,从其所乐,开宥逋亡,且令就业,若审成腴壤,然后议迁。”太常[[王玄谟]]议曰:“小民贫匮,远就荒畴,去旧即新,粮种俱阙,习之既难,劝之未易。谓宜微加资给,使得肆勤,明力田之赏,申怠惰之罚。”光禄勋王升之议曰:“远废之畴,方翦荆棘,率课穷乏,其事弥难,资徙粗立,徐行无晚。”上违议,从其徙民,并成良业。灵符自丹阳出为会稽太守,寻加豫章王子尚抚军长史。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为有司所纠,诏原之,而灵符答对不实,坐以免官。后复旧官,又为寻阳王子房右军长史,太守如故。悫实有材干,不存华饰,每所莅官,政绩修理。前废帝景和中,犯忤近臣,为所谗构,遣鞭杀之。二子湛之、渊之,于都赐死。太宗即位,追赠灵符金紫光禄大夫。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孔灵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