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09.2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奎聚街道 的原始碼
←
奎聚街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奎聚街道 </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2.baidu.com/it/u=2100780512,3651628944&fm=253&fmt=auto&app=138&f=PNG?w=511&h=382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rmsznet.com/detail/321622/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 奎聚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 |} '''奎聚街道''',隶属[[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地处昌邑市区中心,东与[[围子镇]]、[[夏店镇]]隔潍河相望,南、西和[[都昌街道]]为邻,北与[[柳疃镇]]、[[龙池镇]]毗连。行政区域总面积67.8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奎聚街道辖区总人口8.73万人。 1982年4月,复名城关镇。1984年10月,析设李家埠乡。1985年9月,城关镇更名都昌镇。1997年7月,撤销都昌镇。2001年3月,撤销李家埠镇,并入都昌街道。截至2020年6月,奎聚街道辖21个社区、39个行政村。 2011年,奎聚街道财政总收入956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0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297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168万元,增值税1572万元,企业所得税239万元,个人所得税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9%、29%、25.3%、15.8%。 <ref>[https://www.rmsznet.com/detail/321622/ 山东潍坊昌邑市奎聚街道坚持“四个一”扎实推进经营性自建房整治工作(附图)], </ref> =位置境域= 奎聚街道地处昌邑市区中心,东与[[围子镇]]、[[夏店镇]]隔潍河相望,南、西和[[都昌街道]]为邻,北与[[柳疃镇]]、[[龙池镇]]毗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67.8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奎聚街道地处潍河下游,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在文山,海拔51.5米;最低点在孙家岔河村北,海拔9米。 =水文= 奎聚街道辖内有潍河流经东部,境内河道长10千米。夹沟河自南向北沿西界流过,境内河道长3千米。王士仪沟源于境内,北注堤河。 =人口= 2010年,奎聚街道总人口103591人。 2011年末,奎聚街道辖区总人口8.7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2万人,城镇化率85%。另有流动人口2656人。总人口中,14岁以下1.17万人,占13.4%;15~64岁6.57万人,占75.3%;65岁以上0.99万人,占11.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73万人,占99.91%;有蒙古、回、满等9个少数民族,共75人,占0.09%。2011年,人口出生率6.31‰,人口死亡率3.95‰,人口自然增长率2.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8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奎聚街道财政总收入956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0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297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168万元,增值税1572万元,企业所得税239万元,个人所得税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9%、29%、25.3%、15.8%。 ===农业=== 2011年,奎聚街道有耕地面积3.8万亩,人均0.8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4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1万吨,人均211千克。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1.02万吨;[[玉米]]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1.1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4.37万吨。 奎聚街道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09万头,年末存栏3.14万头;家禽饲养量216万只。 2011年,奎聚街道有大型农业机械80台(辆)。 ===工业=== 奎聚街道有以纺织、印染为主。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职工3600人。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奎聚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中心9个;社区图书室9个,藏书1万册;秧歌队等文化娱乐团体20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奎聚街道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2023人,专任教师118人;小学7所,在校生5778人,专任教师302人;初中2所,在校生2045人,专任教师183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306万元,比上年增长56.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62.7%,比上年增长9.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奎聚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病床8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专业卫生人员59名,其中执业医师18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1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8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奎聚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119人,支出26.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1户,人数1177人,支出128.5万元。医疗救助97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6.5万元。敬老院3家,床位3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9人。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6万人,参保率为90%。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返回「
奎聚街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