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64.2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天水圍濕地公園路長者屋 的原始碼
←
天水圍濕地公園路長者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天水圍濕地公園路長者屋'''<br><img src="http://the-sun.on.cc/cnt/news/20100330/photo/0330-00407-052p4g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the-sun.on.cc/cnt/news/20100330/00407_052.html 圖片來自sun]</small> |} '''天水圍濕地公園路長者屋'''是由[[香港房屋協會]]在2012年2月7日宣布的「雋逸生活」富貴長者屋計劃的其中一所屋苑,位於[[元朗區]][[天水圍]][[濕地公園路]],提供1,000個單位,單位面積約為500至1,300平方呎,入伙年份將另行公布。 ==介紹== 長者屋除了住宅單位外,還有其他服務,包括保健護理、[[家務助理]]等,住客須一次性繳付租金,另每月加管理費及其他服務費用。但由於此項目需採用「逐樁打樁法」施工,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房協最後放棄此計劃;而兩幅項目土地改為私人住宅地皮招標,並由[[新鴻基地產]]投得。 ==歷史== 早期規劃顯示,整個天水圍新市鎮北部也打算規劃中、低密度私人屋苑,而有關的計劃在1994年時已暫時擱置。2000年代有規劃於[[濕地公園]]附近興建低密度的長者屋。 發展局在2008年撥出毗鄰天水圍濕地公園天水圍115區地皮予房協興建長者屋,預計可提供一千個單位;另以象徵式租金出租旁邊的112區B地皮予房協,發展培訓中心,為區內提供就業機會,以協助天水圍擺脫「悲情城市」的形象。 2010年,香港政府為推動天水圍地區經濟以擺脫「悲情城市」的形象,曾經計劃撥出毗鄰[[香港濕地公園]]、面積6.44公頃的天水圍115區予[[房協]],發展名為「[[雋逸生活]]」的中產長者屋項目,提供約1,000個單位,另在項目旁興建[[酒店]]、[[安老院]]、復康中心、託兒中心和診療所等社區設施,料2016年建成,當時估算投資額約46億元,包括建築費用和補地價;由於長者屋部分須補足地價,日後單位將以市價出售,被指是「富貴長者屋」。[[香港房屋協會]]在2010年以象徵式租金租用毗鄰3公頃的112B區,發展培訓中心,為區內提供就業培訓機會,亦同時會提供教育設施、職訓中心、零售和餐飲店舗等。 不過,由於地基工程大幅延長建築期,加上2008年至今工程標價大增,最後建築成本較原先估計增加超過1倍,令計劃在財務上不符合效益,決定中止計劃。而112B區地皮,房協已於2013年4月交還。政府隨即將土地用作發展私人地產項目。<ref>[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210/mobile/odn-20131210-1210_00176_042.html 房協天水圍長者屋難產《東方日報》2013年12月10日]</ref>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天水圍以公營房屋為主,加上本港短期私人住宅地皮供應嚴重不足,檢視該地皮景觀及規劃特徵後,認為適合發展[[私人住宅]],為區內提供更多房屋選擇。對於計劃原有的其他社區設施會否落實,當局未有回應。而政府隨即將兩幅土地用作發展私人住宅用地,可提供2,200伙單位。[[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批評,房協於12月9日將兩幅土地歸還政府後,政府無重新諮詢天水圍居民,便放入賣地表建私宅,令天水圍失去1500個昔日發展長者屋項目帶來的就業職位,嚴重違反當年施政承諾。該組織質疑政府將土地用作發展私人地產項目,變相加劇天水圍的地產霸權,促政府停賣區內兩地,於區內重新展開地區諮詢,收集區內市民意願。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天水圍濕地公園路長者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