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天安门的礼炮(茅盾) 的原始碼
←
天安门的礼炮(茅盾)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MD17.jpg|缩略图|[https://you.ctrip.com/travels/chongqing158/1721575.html 茅盾]]] '''《天安门的礼炮》'''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天安门]]的礼炮声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五周年。 天安门的礼炮也回响着六万万人民的同心同声的欢呼,——为了庆祝这[[节日]],为了庆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成功]],为了庆祝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人民宪法的诞生。 [[无线电波]]把天安门的礼炮声带到祖国的广大疆土的每一角落: 带到了这五年来扩建和新建的规模宏大、拥有最新装备的各种类的工厂,就在昨天,我们的勤劳、[[智慧]]而富于创造力的工人为了迎接这一个"三喜临门"的节日而超额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带到了密布在平原上的和平伏在丘陵地区的上千上万的农村,在那里,先进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在以它的稳健而坚定的步伐带领着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带到了祖国的辽远的边疆,——沿海的岛屿和高山峻岭,在那里,我们的忠勇的"最可爱的人",不分昼夜,不怕风霜雨雪、炎热毒瘴,提高着百倍的警惕,在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的和平建设。 无线电波也把天安门的礼炮声带到了全国各地的[[学校]],在那里,新入学的工农子弟们为了不但已在数量上超过前一班,而且在质量上也要超过前一班,而展开了"三好"的热潮。 无线电波也把天安门的礼炮声带到了每一个家庭,在那里,白发如银的祖母含着愉快的眼泪对着新带上红领巾的小孙儿讲述旧时代的苦恼,刚进了[[初中]]的妹妹怀念着她的为祖国探寻资源而爬上拔海数千尺的高山,并且想象着自己将来怎样驾驶着拖拉机、开垦着处女地,为祖国生产更多的粮食。 天安门的庄严的礼炮声,也将通过无线电波而激动着台湾的同胞。在美国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卖国贼双重压迫之下的台湾人民,坚强不屈、具有光荣的斗争传统的台湾人民,从这一声声的轰鸣中听出了六万万祖国人民的热情的召唤,感觉到温暖,加强了力量和信心;义正词严、一定要解放台湾的《联合宣言》现在是一字一句地又体现在这礼炮声中,多么严正,多么神圣,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庄严而威武的礼炮声也必然沉重地打在跟随蒋贼逃在台湾的人们的心头。政府的宽大政策给他们一个赎罪自新的机会。至死不悟地给蒋贼殉葬呢?还是弃暗投明、从新做人?这是最后一个机会。 无线电波也必然把天安门的礼炮声送到世界的每一角落。万千的海外华侨想象着天安门前壮丽和热烈的历史性的场面,感觉到"我是中国人"的自傲和光荣。 无线电波传送天安门的礼炮声,飞过五大洲,告诉我们的遍于全世界的朋友——善良的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日内瓦会议表示了和平力量的胜利,中国人民将为巩固这一伟大的成就,为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政治、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间的和平共处,而奋斗到底。 天安门的礼炮声,在首都的晴碧的上空,隆隆地回荡;激动了的无有边际的空间,殷殷然响起了快乐的合唱:这是六万万人民的呼声,这是六万万人民的脉搏。 礼炮声隆隆地飞到首都的西郊,在美丽、雄伟的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建筑群,凭着共鸣;在这里,有中苏人民的兄弟友谊的印证,有伟大的苏联人民大公无私地援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印证;在这里,万万千千的中国人民看到了自己的美好、和平生活的前景! 天安门的礼炮声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五周年。这是要在历史上用辉煌的金字来大书特书的一年。 因为,这是我们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一年,这是通过我国第一部宪法的一年,这是国家建设取得了进一步成就的一年,这是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胜利的一年。 天安门的礼炮声庄严地代表着全国人民从心坎里发出来的欢呼: 光荣归于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和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ref>[https://www.kanunu8.com/book3/8330/184798.html 天安门的礼炮] </ref>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ref>[https://www.kanunu8.com/files/writer/8316.html 茅盾]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天安门的礼炮(茅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