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15.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同云冈石窟 的原始碼
←
大同云冈石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大同云冈石窟</big> ''' |- | [[File:大同云冈石窟.jpg|缩略图|居中|[http://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c0o000000eomrrEC26.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A4%A7%E5%90%8C%E4%BA%91%E5%86%88%E7%9F%B3%E7%AA%9F&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大同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53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小的只有两公分,最大的有17米多高,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被称为“东方的伟大奇迹”。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大同云冈石窟 所属国家:中国 景点级别:5A级旅游景区 省份:[[山西]]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况'''==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第一窟'''== 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同期开凿,与第二窟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二窟'''== 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同期开凿,与第一窟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 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窟分前后两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两颊腴润,体态丰满,形态自然,衣纹流畅,此窟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 =='''第四窟'''== 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较完整。 =='''第五窟'''== 窟前是五间四层木构楼阁。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内,中央端座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 =='''第六窟'''== 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佛]]传教事。是云冈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第七窟'''== 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 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 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 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 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 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 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总结'''==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ref>[https://new.qq.com/omn/20211023/20211023A0BGKD00.html 云冈石窟露天大佛是一尊坐像,高13.7米,原本并不是露天的],腾讯网, 06-19</ref>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同云冈石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