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219.2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多丽丝莱辛 的原始碼
←
多丽丝莱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多丽丝·莱辛''' <p style="text-indent:2em;">英国女作家 == 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笔名[[简·萨默斯]],[[英国]]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 <p style="text-indent:2em;">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她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此外,她是历来第三十四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第十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3年11月17日,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17日去世,享年94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多丽丝·莱辛 | 图像 = [[File:Bki-20120912173439-1868790965.jpg|缩略图|居中|250px|]]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12/bki-20120912173439-1868790965.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v373584.htm 搜狗 ] | 出生日期 = 1919年10月22日 | 出生地点 = 伊朗西部克曼沙 | 逝世日期 =2013年11月17日 | 国籍 = 英国 | 别名 = CH,OBE | 职业 = 作家 | 活跃时期 = 1962年至2008年 | 知名原因 = 诺贝尔文学奖 | 知名作品 = 《金色笔记》 }} ==人物生平== ===早年=== <p style="text-indent:2em;">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 在莱辛5岁的时候,她那向往田园生活的父亲带着妻儿移居到[[南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在一个农场工作。然而农场生活对于多丽丝的父亲绝非天堂,不过却是莱辛幻想的家园。年幼的多丽丝是一个“神经质”的女孩,在学校里,爱幻想的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白白浪费更多的时间。 <p style="text-indent:2em;">16岁时她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在[[非洲]]早年的艰苦生活中,[[十九世纪]][[小说大师]]如[[狄更斯]]、[[吉卜龄]]、[[史汤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莱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侣,也为她的文学生涯奠定厚实基础。 ===开始创作=== <p style="text-indent:2em;">1939年,莱辛和[[法兰克·惠斯顿]]结婚,生了一男一女,这段婚姻维持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辛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投身反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 1945年,她与德国共产党人[[戈特弗利·莱辛]]结婚,生下儿子[[彼德]],但两人的婚姻关系也只是维持了4年。 <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年)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年)、[[《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年)、[[《被陆地围住的》]](1965年)以及[[《四门之城》]](1969年),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 ===辉煌时期=== <p style="text-indent:2em;">1962年她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 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 <p style="text-indent:2em;">莱辛出版两卷回忆录,叙述其从童年到50年代的生活。人们曾认为,她接下的书该是回忆录的第三部分,内容将写到60年代。恰好相反,她却用小说手法描写这段生活,并取名[[《最甜蜜的梦》]](The Sweetest Dream)。她在这本书里,通过讲[[弗兰西斯]]和其前夫[[约翰尼]]的故事,探讨“妇女如何在60年代转错方向”。“我不喜欢60年代,”莱辛说,“我不喜欢女性那时的所说所为,比如像她们吹嘘和多少男人睡过觉。”她将妇女解放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她认为,避孕药片和省时设备,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p style="text-indent:2em;">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进入1970年代之后,风格与题材屡次转变。 70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年),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者回忆录》]](1974年)。[[《天黑前的夏天》]](1973年),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 <p style="text-indent:2em;">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之后她从浪漫主义出发,探索超越理性与自我的领域,写下多部[[“内在空间”]]小说。后来又深受[[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的影响,并将笔锋转向[[科幻小说]]。 [[《什卡斯塔》]](1979年)、[[《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年)、[[《天狼星试验》]](1981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年)等科幻小说,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p style="text-indent:2em;">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年)和[[《好恐怖分子》]](1985年)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期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p style="text-indent:2em;">1993年5月,时年75岁的莱辛开始了她仅有的一次访华,同行的还有英国作家[[德拉布尔]]及其丈夫——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主席[[迈克尔·霍尔洛伊德]]。从5月2日到15日,莱辛先后访问了[[北京]]、[[西安]]、[[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 莱辛应邀以文化交流为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英国文学研究中心发表讲话。莱辛严肃地指出:东西方文化交流要有所选择,取长补短,不要盲目跟风。如今在西方出现了一代[[“文明的野蛮人”]]。<ref>[http://www.sohu.com/a/259022806_609049 多丽丝莱辛精华语录22句,感悟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女得主的思想世界 ,搜狐]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已经88岁,是文学奖开设以来年龄最大的获奖者,也是第11位获得该奖项的女作家。然而,莱辛本人似乎对授奖辞并不十分认同。10月11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新闻主编]][[亚当·史密斯]]打电话采访莱辛,询问她对于授奖辞有何感想,莱辛回答道:“您瞧,我真不明白当他们写评语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面对着令人吃惊的一大堆五花八门作品。要确切地加以概括,是相当困难的。您想是吗?” <p style="text-indent:2em;">2008年,她在[[《泰晤士报》]]“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作家”排行榜上列,第五位。 ===逝世=== <p style="text-indent:2em;">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13年11月17日去世,享年94岁。她的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宣布,多丽丝·莱辛于周日凌晨平静地离世。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她的家属并未透露她去世的原因。 “多丽丝·莱辛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伟大作家之一,”哈珀·柯林斯公司英国负责人[[查理·雷德梅]]因接受[[《卫报》]]采访时说,“她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作家,有智慧,有热情,为了自己的信仰敢于战斗。”<ref>[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11-19/5517393.shtml 诺奖得主莱辛离世 颁奖辞“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 , 中国新闻网] </ref> <ref>[http://culture.ifeng.com/renwu/special/lessing/content-3/detail_2013_11/17/31326648_0.shtml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去世 终年94岁, . 凤凰网 ] </ref> ==作品年表== [[File:E77c1c3ed8ec4a158cf250fce00e1c8a th.jpg|缩略图|[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70522/e77c1c3ed8ec4a158cf250fce00e1c8a_th.jpg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 ! 作品名称 !!原文名 !! 年份 |- |《野草在歌唱》 || The Grass is Singing || 1950 |- | 《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 ||This Was the Old Chief's Country || 1951 |- | 《短篇小说五篇》 || Five short stories || 1953 |- | 《暴力的孩子们》 || Children of Violence Series || 1952-1969 |- | 《金色笔记》 || The Golden Notebook || 1962 |- | 《特别的猫》 ||Particularly Cats || 1967 |- | 《简述地狱之行》 ||Briefing for a Descent into Hell || 1971 |- |《黑暗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 || 1973 |- | 《幸存者回忆录》|| Memoirs of a Survivor || 1974 |- |《希卡斯塔》 || Shikasta || 1979 |- | 《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 || 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and Five || 1980 |- | 《天狼星试验》 ||The Sirian Experiments|| 1980 |- | 《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 || The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r Planet 8 || 1982 |- |《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 || 1988 |- | 《又来了,爱情》|| Love, Again ||1996 |- | 《猫语录:大帅猫的晚年》|| The Old Age of El Magnifico || 2000 |} ==写作特点== <p style="text-indent:2em;">莱辛笔耕五十多年,是位多产作家,花样层出不穷,有前期的批判写实,也有中期的心理分析和苏菲主义迷思,更有晚期的“内太空”探索——而她就是执拗,不愿意称之为“科幻小说”。她既写人的生存处境,也写动物(尤其是猫)的生存之道;既写成人复杂而多变的阴暗内心,也写儿童的丑陋与野蛮。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锐利,见解新颖,极具创造力。除了长篇小说,还着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莱辛小说的主题和风格,大致上可分为四类。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类是以非洲殖民地生活为背景,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为题材的作品,采用传统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包括长篇小说《野草在歌唱》,短篇小说[[《非洲故事集之一:这是老酋长的国度》]]、[[《短篇小说五篇》]]、[[《非洲故事集之二:阳光洒在他们脚下》]]以及散文集[[《回家》]]等。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类以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她们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题材,在艺术形式技巧上大胆实验,并且试图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更深层次。此类作品包括著名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脍炙人口的《金色笔记》以及表现中老年家庭主妇悲惨命运的《黑暗前的夏天》。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莱辛偏爱描写婚姻破裂的女人,确切地说,是描写因为失去丈夫而生活支离破碎的女人。她的作品有的带有半自传色彩,描写她在非洲的经历,有的着重刻画人和动物的生存之道,还有一些带有心理分析和科幻色彩。 诺贝尔文学奖把莱辛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的先锋战士来奖赏,可这对于莱辛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莱辛本人说过:“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太意识形态化。”——莱辛似乎不太乐意被定型为[[“女性主义作家”]]。 [4]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三类,是用[[寓言]]、[[幻想]]形式来显示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并且预言世界的未来,包括长篇小说《简述地狱之行》、《幸存者的回忆》、系列小说[[《南船星系中的老人星座:档案》]]。 <p style="text-indent:2em;">第四类,莱辛又回到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然而文风更为简洁,每部小说针对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小说的结构和风格由题材来决定。小说[[《简·索默斯日记》]]写独身妇女的困境,《好恐怖分子》写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斗争,《第5个孩子》写一个怪诞而令人震惊的青少年暴力故事。散文集[[《风儿吹走了我们的话》]]支持[[阿富汗]]民族独立斗争。[[《又来了,爱情》]]写老年人的感情纠葛。在莱辛心目中,爱情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追求复归整体的人生基本权利。然而,有些人却非常不幸地被剥夺了这最基本的人权。为了维护这最基本的权利,莱辛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发出了极其痛切的呼吁。 [5] ==人物评价== <p style="text-indent:2em;">2007年10月22日,住在[[伦敦]][[西郊]]的多丽丝·莱辛迎来88岁寿辰。这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生日——十几天前,她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that epicist of the female experience,who with scepticism,fire and visionary power has subjected a divided civilisation to scrutiny"(“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 <p style="text-indent:2em;">媒体上发表的各种评价贬褒不一。[[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对美联社记者说:“莱辛过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是第四流科幻小说”。[[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认为,莱辛[[“绝对配获得此奖”]]。英国作家[[A·S·拜厄特]]对《卫报》记者表示,莱辛是极少数天才的文学预言家之一,她预见的很多问题,后来的确成为现实。[[《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此次莱辛获奖“是对文学原点的一次真正回归”。 <p style="text-indent:2em;">小说家[[费伊·韦尔登]](Fay Weldon)仍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她1999年的小说《大女人》(Big Women),描绘的就是一个70年代的女出版人。她不同意“60年代的运动转错了方向”,但也认同莱辛的一些说法。“1960年代的运动没错。在那之前,男人对女人可恶至极,”她说,“但是转变太大了。我对某些女人对男人的说话方式感到吃惊。”[[戴维·托马斯]](David Thomas)的书[[《无罪》]](No Guilty),为今日男人辩护而写。他同意莱辛所说“妇女让女权主义的政治日程给搞得分散了精力”。他也赞同她指责今日妇女过于粗鲁。“妇女能说出男人不敢对女人说的话。男人应该停止对自己身为男人而道歉。”他说。 <p style="text-indent:2em;">文学评论家[[樊星]]: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高产且多变的作家。 <p style="text-indent:2em;">莱辛旺盛的创作活力令人惊叹,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所鼓励的,也是她能获奖的原因。”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旅英女作家]][[虹影]]:说:“多丽丝·莱辛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与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并驾齐驱,同时在西方国家英文写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人物个性鲜明的多产作家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广泛涉及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种族隔离等社会和政治热点问题,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她的作品思想深邃,极具挑战性。” ==人物思想== ===写作思想=== <p style="text-indent:2em;">莱辛认为,小说应该是反映社会紧迫问题的政治性文学形式,作家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去思考。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读者以暴风雨般的文学震荡。莱辛是一位不倦的求索者,她以毕生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争霸]]、[[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青年暴力]]、[[老人权利]]等等社会紧迫问题。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思考的结晶。 <ref>[http://culture.ifeng.com/renwu/special/lessing/content-2/detail_2013_11/18/31329951_2.shtml 多丽丝·莱辛——不倦的求索者, 凤凰网 ] </ref> ===哲学思想===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莱辛作品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形式联系的评论,试图探讨她的生命哲学理念及其小说形式的关系,对莱辛提出的漩涡与喷泉、“双性同体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动的时间、比喻的世界和苏菲主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ref>[http://culture.ifeng.com/renwu/special/lessing/content-3/detail_2013_11/18/31326926_1.shtml 多丽丝·莱辛生平及著作详解 , 凤凰网 ] </ref> ===批判女权=== <p style="text-indent:2em;">要辩证地思考问题。莱辛认为,男性与女性,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因此她在《金色笔记》序言中说:“人们相互之间都可以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引起思考,相互促成各自的行动”。也正因为如此[[,安娜]]在尝到“[[自由女性”]]滋味之后,反而再想找个男人重组家庭,向对立统一的整体复归。但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时代,整体性已经消失,她已无从复归。这不仅是安娜的悲剧、女性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这不仅是女性危机,也是整体性社会危机。然而,女权主义者们却不懂得矛盾对立的男女双方应该互补整合的道理。她们片面强调两性的矛盾对立,敌视和打击男性。莱辛认为,女权主义已经演变成一种偏执的教条,无谓地浪费了女性的宝贵潜力。 莱辛认为,在自我封闭、相互隔绝状态中,男女均有各自缺陷,他们必须相互沟通、结为一体,方能臻于完善。在相互隔绝状态中,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也各自面对自身缺陷与生存困境,只有通过文化交流,相互沟通,互补互利,才能合作共赢。当然,交流合作必须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绝不能以一方为中心,而迫使另一方被边缘化。莱辛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封闭以及交往过程中强势一方的自我中心主义。 ==著名英国作家== [[File:W020131119600634409985.jpg|缩略图|[http://www.jyb.cn/world/gjrw/201311/W020131119600634409985.jpg 原图链接]]] {| class="wikitable"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新古典主义 !! 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代 !! 20世纪 |- | 杰弗里·乔叟 || 托马斯·莫尔 || 亚历山大·蒲柏 || 骚塞|| 托马斯·哈代|| 戈尔丁 |- | || 马洛 || 理查生 || 拜伦 ||瓦尔特·佩特 || 艾丽斯·默多克 |- | ||威廉·莎士比亚 || 斯摩莱特 || 雪莱 ||萧伯纳 || 多丽丝·莱辛 |- | || 斯宾塞 ||亨利·菲尔丁|| 沃尔特·司各脱 || 约翰·奥斯本 || 艾略特 |- | || 德莱顿 || 劳伦·斯泰恩 || 约翰·济慈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 ||弗吉尼亚·伍尔夫 |- | || 威彻利 || 奥列佛·歌德史密斯 ||萨克雷 ||约翰·高尔斯华绥 || |- | || 丹尼尔·笛福 || 格雷 || 夏洛特·勃朗特 ||约瑟夫·康拉德 || |- | ||乔纳森·斯威夫特 || 罗伯特·彭斯 || ||毛姆|| |- | || ||威廉·布莱克 || 艾米莉·勃朗特 || 格雷厄姆·格林 || |- | || || 威廉·华兹华斯 || 查尔斯·狄更斯 || 金斯利·艾米斯 || |- | || || 塞缪尔·柯勒律治 || ||伊夫林·沃 || |}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作家]] [[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英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多丽丝莱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