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51.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垫状驼绒藜 的原始碼
←
垫状驼绒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垫状驼绒藜</big> ''' |- | [[File:1549160t0c6zc6647ggm30.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212/12/1549160t0c6zc6647ggm30.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0428&do=blog&id=641902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垫状驼绒藜 拉丁学名:Ceratoides compacta 界:植物界<ref>[https://pic.sogou.com/pics?query=垫状驼绒藜&st=255&from=vr&rawQuery=垫状驼绒藜 垫状驼绒藜],百度, 2016-05-30</ref> |} 垫状驼绒藜分布中国于甘肃与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西段高山山地,[[新疆]]的昆仑山内部山源和西藏的羌塘高原西北与北部部分地区。 =='''分布区域'''== 甘肃与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西段高山山地,新疆的昆仑山内部山源。 =='''地理分布'''== 垫状驼绒藜分布中国于甘肃与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西段高山山地,新疆的昆仑山内部山源和西藏的羌塘高原西北与北部部分地区。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8~15厘米,密集分枝株丛呈垫状。老枝短、粗壮,密被残存的黑色叶柄,当年生枝1.5~3(5)厘米。叶小,密集,[[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约1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圆形,密被星状毛,基部渐狭,边缘向背部卷折。叶柄较长,舟状,抱茎,后期叶片脱落,叶柄下部宿存。雄花序短而紧密,头状;雌花管矩圆形,长约0.5厘米,上端裂片兔耳状,长几与管长相等或较管稍长,先端圆形,向下渐狭,果时管外被短毛。果椭圆形、被毛。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植株矮小,是高寒超旱生垫状小灌木,为高寒荒漠及高寒荒漠草原的建群种。分布区较狭窄,在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的高原海拔4000~4500米砂质,砂砾质的高山寒漠土、常有盐分的山坡生长。抗寒、耐旱,根系发达,枝条极短,枝叶被灰绿色绒毛。叶小而厚,伏于地表,形成适应高寒、干旱的生态型。与其共建种有丛生禾草、小莎草如紫花针茅、西藏早熟禾等。 =='''饲用价值'''== 山羊、牦牛较喜食、马、驴少食。适口性好,也是其他高寒地区野生动物采食牧草,对保持高寒地区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垫状驼绒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