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126.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垂果乌头 的原始碼
←
垂果乌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垂果乌头</big> ''' |- | [[File:39990764 1.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dianshu119.com/uploads/201210/1349855089MyeWB9BS.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18/09/6851991_361502442.shtml 来自 个人图书馆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垂果乌头(学名:Aconitum pendulicarpum P. K. Chang ex W. T. Wang),乌头属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根为多年生直根,或由2至数个块根形成,或为一年生直根。茎直立或缠绕。叶为单叶,互生,掌状分裂,花序总状;花梗有2小苞片。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花瓣2枚,有爪,瓣片通常有唇和距,通常在距的顶部、偶而沿瓣片外缘生分泌组织。退化雄蕊通常不存在。雄蕊多数,花药椭圆球形,花丝有1纵脉,下部有翅。心皮3-5,花柱短,胚珠多数成二列生于子房室的腹缝线上。蓇葖有脉网,宿存花柱短,种子四面体形,只沿稜生翅或同时在表面生横膜翅。产于中国西藏东南部。生境海拔3500米山地林下。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 垂果乌头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 [[毛茛科]] '''属''': [[乌头属]] =='''形态特征'''== 垂果乌头呈块根胡萝卜形,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茎高约1.5米,疏被反曲的短毛,等距地生约16枚叶,在花序之下有少数短分枝。茎下部叶有长柄,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具稍长柄;叶片圆肾形或五角形,长8-10厘米,宽10-14厘米,基部宽心形,三深裂至距基部5-8毫米处,中央深裂片菱形,渐尖侧深裂片斜扇形,表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背面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4.5-6厘米,疏被伸展的短柔毛,基部无鞘。顶生总状花序长22-28厘米,具13-18朵花;轴和花梗稍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和中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小,线形或狭线形;花梗长1.5-5厘米,顶端稍向下弯曲;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或近基部处,线状钻形,长3-4.5毫米,宽约0.3毫米;萼片淡蓝色,上萼片船状盔形,高1.5-1.7厘米,外面几无毛,自基部至喙长1.5-2厘米,下缘稍凹,外缘斜,喙长约4毫米。花瓣长约1.7厘米,爪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唇长约3毫米,无毛,距长约1.2毫米,向后弯;雄蕊无毛,花丝全缘;心皮3-4枚,子房疏被柔毛。9月开花。 =='''分布范围'''== 垂果乌头产自中国[[西藏]]东南部([[察隅]])。 =='''生长环境'''== 垂果乌头生长在海拔3500米山地林下。<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004876522614671&wfr=spider&for=pc 垂果乌头]百度</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垂果乌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