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 的原始碼
←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hellorfimg.zcool.cn/preview260/2306050443.jpg?x-image-process=image/format,webp width="320"></center> <small>[https://www.hellorf.com/image/search?q=%E4%BA%9A%E8%A3%94%E5%A4%A7%E5%AD%A6%E7%94%9F&page=3&source=zcool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small> |}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是[[中华民国]]后期湖北省的最高师范院校,全院有教育、国文、英文、史地、[[数学]]<ref>[https://www.sohu.com/a/155784391_798933 数学“五大核心思维能力”—最霸道的内功],搜狐,2017-07-09</ref>、理化、音乐<ref>[https://gkcx.eol.cn/special/325?fromcoop=sougou&sort=1 音乐表演],中国教育在线</ref>、体育八个系。其前身是1931年成立于武昌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44年在湖北省临时省会恩施改为国立院校,1949年7月16日停办。因为[[战争]]不断和政局动荡,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几迁校址,但学校师生反而愈挫愈勇,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 1931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成立于[[武昌]],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黄建中兼任院长。 1936年,因学院师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当局镇压,学院停办。 ==复校于湖北恩施== 1941年,学院恢复于临时省会恩施,1942年秋从西南联大请来陈友松先生任院长,因办学理念与主管部门[[领导]]不合陈友松在1943年7月愤而辞去院长一职。 ==升为国立师范学院== 1944年,在西南联大[[教授]]陈友松、科学家李四光等知名人士呼吁下,国民政府教育部采纳各方意见,命湖北教育学院改组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隶属于教育部。 ==迁校址至湖北荆州== 1945年,迁往沙市,条件极其艰苦;遂于1947年掀起“抗命请愿”斗争,要求迁回[[武汉]]。 ==迁回湖北武汉== 1948年5月,学院迁回武汉。国师归迁武汉不久,就发生了“八四”事件。7月31日,院方签发空头支票一张,作为学生8月份的伙食费,致使8月1日全院学生断炊。部分学生前往院长王治孚住宅请求合理解决,其竟匿而不见。一学生见蒋介石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堂屋正中,气愤之下将其摔碎。事发后,王治孚报告教育部要求解散国师,严惩25名为首的学生。8月4日,教育部电令解散国师。电令到达,师生群情激昂。8日,国师[[学生]]自治会召开记者招待会,报告事实真相,散发《为反对[[教育部]]无理解散湖北师范学院,抗议无耻栽诬二十五位同学敬告社会人士书》。17日,武汉大学学生自治会在中华大学开会声援国师同学。18日,国师教授会作出严正决议,电请教育部收回解散国师成命。9月4日,教育部任命新院长,变相收回成命。不久,法院亦对王治孚劣迹提起诉讼。至此,“八四”事件取得斗争胜利,国师得以生存。 1949年7月16日,中南[[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国师。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