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回忆我的父亲(李永君) 的原始碼
←
回忆我的父亲(李永君)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回忆我的父亲'''<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0317614/pexels-photo-2031761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回忆我的父亲》'''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永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回忆我的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接近十年,临近清明节,对父亲的思念愈发强烈,像涛涛江水奔腾不息…… 我的父亲生于1939年,童年成长在[[民国]]时期,战火连连,灾难频仍。家境[[困难]],父亲兄弟姊妹八个,作为家中的长子,担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由于家中缺粮,父亲省出自己的口粮给弟妹,[[自己]]饿着肚子上学。[[父亲]]过早饱尝了生活的困苦,打短工、拉板车,受苦不说,还尝尽白眼,将挣得的微薄薪水悉数交给我的爷奶补贴家用。父亲成家后,由于家中尚有七个尚未成年的弟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父亲每月仍然将所发工资5元钱从中拿出3元交给爷奶补贴家用;后来有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此时我的爷奶身体不好,生活的重担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但父亲是个[[坚强]]的人,他与母亲毫无怨言地辛勤劳作承担起一个十三口大家的生活开支,吃喝拉撒,同时[[供养]]我们四个孩子上学;长兄如父,父亲勤扒苦做,八十年代初给最小的兄弟成了家,完成了我爷奶的心愿。 父亲是个善良[[正直]]热爱[[生活]]有孝心的人,极为疼爱我的爷奶,每次发工资,省吃俭用给我的爷奶买爱吃的糖醋里脊等[[食品]],我的爷奶舍不得吃,打发父亲将好吃的送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分而食之。 为了维持十三口之家生计,父母亲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父亲养绵羊、长毛兔、蚯蚓、土鳖子等,总之一切能挣钱能补贴家用的方法父亲都尝试了,由于养殖一没技术,二沒资金,养殖的微薄收入仅够维持家庭温饱;然而在这样的困难情况下,父亲对我的爷奶身体状况极为关注,平常嘘寒问暖,逢有头痛脑热煎药煨汤倍加小心;我奶奶有一次生病县城医院治不好,父亲卖掉了我们饲养的一头绵羊,三只长毛兔,又向同事借了钱把奶奶送到武汉诊治,直到奶奶痊愈,在医院陪护我的奶奶期间,父亲每天靠啃干馍就凉水,睡在走廊道上;在父亲孝心示范引领下,伯父、叔父、姑母争着孝敬我的爷奶;我们做晚辈的也上行下孝,将孝心延续下去。正是如此好的家风,我的奶奶得以长寿,84岁仙逝。 由于家贫,家中吃饭人口多,为了给我寻个活路,父母萌生了将我送给条件较好的张伯家,待张伯到我家领人时,父亲不忍心又反悔了,发誓再苦再难也要把几个儿女抚养成人;我自小体弱多病,为了[[增强]]我的体质,家中养的母鸡下的蛋父母亲舍不得吃,一部分出售换盐,一些留给我补身体,父亲早上陪我跑步锻炼身体,带我爬山,一是锻炼[[身体]],二是培养我吃苦耐劳,像山一样坚韧不拔的品性。 一次父亲带着我到部队油库去看免费[[电影]],刚到门口,我流鼻血不止,父亲急忙领着我到部队诊所包扎,包扎后急忙带我回家,电影也没看成。还有一次,我流鼻血发烧导致抽搐不止,远在百里外乡下的父亲急忙请假骑自行车回来,赶到家里已是夜里十点,没顾上吃饭,急忙用架子车将我拉到离家四里的部队卫生连诊治,诊治未果又连夜拉着我赶到县医院,三天后经过脊椎穿刺手术,我脱离危险,此时父亲三天三夜未合眼,听到我平安消息,父亲才如释重负放心地在医院长凳上小憩一会;为了节省开支,父亲到医院附近的小饭馆给我买饭,自己只是要杯白开水就着凉馍对付一顿,真的让人很心痛;为了给我看病,父亲借了同事的钱,直到两年后才还上。 父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省吃俭用,哪怕是借钱,也不让我们辍学;父亲对我们的爱埋在心底,平时很严肃,对我们管束很严,尤其是学习,交学费买本笔,生活再艰难,就是借钱也配齐学习用品。父亲生前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年的对联均为父亲手写,内容大体为“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多读书,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结好缘……”激励我们勤学不辍;父亲酷爱医学,省吃俭用买了《本草纲目》《针灸学》等医学书籍抽空自学,由于家贫失去大学深造机会,成为他终身遗憾,后来我的兄长继承父亲遗志,医学博士后毕业后成为一名医学教授,圆了父亲的大学梦和医生梦,成为父亲的骄傲。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们兄弟姊妹勤奋学习,各自学有所成,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爱岗敬业比贡献,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 父亲告诫我们做人一定要有骨气,但不能有傲气;父亲一生耿直、正派,不媚权势。他对弄虚作假、说假话,深恶痛绝。教育我们要老老实实的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父亲兴趣广泛,尤其喜欢养花、读书。在不大的院子里,种满了枇杷树、樱桃树、梨树及数不清的花草;一年四季花香四溢,瓜果不断,每逢来客,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介绍他的花草树木…… 父亲的身体一向不好,长期超负荷劳作,使正当壮年的他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由于缺医少药,常常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步入老年来,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2012年隆冬,父亲没能看到他亲手栽培的梅花再开,便匆匆走了,走得如此突然,没有来得及给儿孙们留下一句话。 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遗产,但父亲留给了我们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勤劳,善良,乐观。 父亲走了,他已走了接近十个年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并没有离去,他那做事要低调,为人要诚恳,对人要善良的话语仿佛还萦绕在我耳边,每每想起,还时常让我肃然起敬。 父亲永远活在儿女心里!<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270281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永君,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公务员,中国乡村认证作家,中国食品安全网、[[河南]]经济报、河南青年报、河南科技报特约记者,河南日报农村版特约观察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回忆我的父亲(李永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