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15.2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嚴家淦故居 的原始碼
←
嚴家淦故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嚴家淦故居'''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0/01/31/phpTuBnDp.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053188 圖片來自ltn] </small> |} '''嚴家淦故居''',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為[[中華民國]]第5任[[中華民國總統|總統]][[嚴家淦]]的官邸,列[[臺北市國定古蹟列表|國定古蹟]]。<ref>[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053188 國定古蹟嚴家淦故居今晨火警 配電盤冒煙未波及主建築],ltn</ref> ==建築== 嚴家淦故居地點一帶屬博愛特區,為[[臺北捷運]]車站最密集的區域,但此區域充滿綠蔭植栽、空間步道,一直受到高度管制。原配作[[臺灣銀行]]副總裁官舍,共843.73坪,主體建築為洋式二層樓建物,屋頂有突出的尖塔,建坪約200多坪,1920年再增建日式木造房舍,地址是[[重慶南路 (臺北市)|重慶南路]]二段4號。 圍牆曾於[[1963年蘇澳地震]]倒塌20公尺。庭樹為日治時期種植,大多為青剛櫟、九芎、榕樹、楓香等臺灣原生種,還有三棵樹圍壯碩的黑板樹。西式的水泥牆上頂著東亞式的磚瓦屋簷,內部也是西式裝潢卻有東亞式橫樑。一樓包括會客室、大餐廳和日式廂房;二樓則是書房、臥室與起居室。房子用料十分精細,地板還是南亞塑膠出品的第一批地磚。[[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黃蘭翔表示,嚴家淦故居設計者不詳,當時臺灣銀行是[[野村一郎]]設計,推斷此官舍可能也是其作品。 因涉及[[中華民國總統官邸]]周邊維安,嚴家淦故居原則不開放參觀;就算因特殊開放需求,也要由維安單位核可方可辦理。 嚴家淦故居北側圍牆外的[[大同之家(含網球場)|大同之家]],是嚴家淦接待外賓與辦公處所。 ==使用== ===嚴家遷入=== 嚴家淦擔任國民政府臺灣接收委員時1945年從日本政府接收此屋,1946年他就任臺灣銀行董事長就遷入。嚴家淦兒子嚴雋泰回憶,他們全家從上海搬遷至臺灣後就居住在此屋,與其他親戚當時都住在一起,吃飯時席開四桌,在過去相當少見。 嚴家淦當選副總統時由[[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府]]出面向臺灣銀行買下該宅,總統府正式公文中稱為「重慶寓所」。負責看護官邸的守衛之一,是[[二二八事件]]要角[[林江邁]]的女婿曾德順。 據嚴家淦紀念協會秘書長張放之,內部陳設和嚴家淦生前沒什麼兩樣。客廳的舊沙發是1945年嚴家淦從倉皇遷離的日本人買下的骨董,桌上水晶[[菸灰缸]]是[[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的贈禮,餐櫃裡放著從蘇州帶來的舊瓷盤。1966年採訪時,客廳有總統[[蔣中正]]上書「克難興邦」的鏡子、副總統[[陳誠]]為嚴家淦祝六十大壽的壽屏。書房入口擺設一整排的音響設備,特別顯目的是一架嚴家淦用來聽傳統戲曲的舊式錄音機,室內還有他在抗戰前就購買的16厘米[[攝影機]]、[[施振榮]]贈送的[[個人電腦]]等。 嚴家淦臥病的六、七年間,妻子[[劉期純]]移居到[[臺北榮民總醫院]]陪伴,直到丈夫過世>。依[[行政院]]訂頒之《事務管理規則》第二百四十九條規定,官舍借用時間以借用人任職各機關為限;當借用原因消滅,總統府基於管理機關權責,應將該宿舍房地收回。對於依法要收回嚴家淦官邸,總統府發言人[[戴瑞明]]表示,總統府望[[立法院]]加快修法進度,因現行的《卸任總統禮遇條例》只涵蓋卸任總統本人,但並未涵蓋卸任總統逝世後其遺孀的照顧問題,在情理上確實說不過去。 1999年12月24日下午,嚴家淦逝世五週年之日,劉期純於此邸過世。 ===列為古蹟=== 嚴雋泰出國留學回來、結婚成家後,也住在此宅。總統府第三局人員於2000年3月21日造訪嚴雋泰,表示劉期純已逝,官舍必須依法在4月30日前騰出、歸還總統府。 當嚴家已開始打包時,和嚴家素不相識的[[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范巽綠]]無意間獲知此事,便立刻奔走幫忙,還帶著多位文化與建築學者前往嚴家故居會勘,該年3月31日和同為民進黨籍的立委[[張俊雄]]、[[許榮淑]]以及多位學者舉行記者會,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當天古蹟建築專家[[李乾朗]]勘察後指出,嚴家淦故居是台北市僅存的日治時期高等官舍的前三名,其價值足可列為國定古蹟。4月6日,[[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台]]邀集立法委員范巽綠、許榮淑及古蹟建築專家李乾朗、黃俊銘、林會承、黃蘭翔、丘如華、徐裕健、賴志彰、康旻杰、王惠君等前往會勘。18日,李乾朗、黃俊銘、林會承、黃蘭翔、丘如華、徐裕健、賴志彰、康旻杰、王惠君九名審查委員一致通過成為台北市第九十二處古蹟。 由於保存嚴家淦故居牽涉多個不同層級單位,[[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遂於2000年11月30日邀請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及內政部、[[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官員在嚴家淦故居召開協調會。游錫堃表示,總統[[陳水扁]]認為嚴家淦功在國家,故居雖是總統府官舍,卻因其文物具歷史價值,主張保存並成立紀念館,嚴家後人也可續住,以維護文物。 2000年12月,[[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大幅刪減總統府九十年度預算,使得[[謝東閔 (台灣)|謝東閔]]、[[孫運璿]]、[[李國鼎]]等人晚年照顧受影響;總統府只好出面請求國民黨酌刪新台幣一千四百萬元便可。當時時任副總統的[[呂秀蓮]]原先租用重慶南路大樓作為官邸,則在2000年12月29日被刪減租金,並通過決議要行政院找合適房屋整修作為副總統官邸。呂秀蓮認為,嚴家淦故居距離總統府、總統官邸很近,上班、和陳水扁溝通、安全人員調度也比較方便,但正副元首住得太近有國安疑慮,因此不行。歷經一連串尋屋後,她屬意陳誠故居,土地為國有,地上物卻屬陳誠子女所有,只好罷休;最後在[[歌林公司]]董事長幫忙下,才找到房子。 2001年7月17日,內政部國定古蹟審查會以「嚴家淦先生故居」之名通過嚴家淦故居為國定古蹟。11月15日,在確定嚴家淦故居古蹟管制範圍的內政部會議中,專家考察網球場和大同之家的歷史關係,大致認為雖然嚴家淦曾在此活動或辦公,但這兩處應該不是嚴宅專屬專用,和嚴家淦的歷史聯結不密切;確定古蹟主體僅有圍牆內的嚴宅主建築,大同之家和網球場則建議台北市政府解編。 2002年3月12日,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陳學聖]]到已漏水蟲蛀嚴重的嚴家淦故居勘察,對內政部史蹟維護科科長呂清源表示,嚴家淦故居應由總統府負責維修。18日,內政部邀集相關單位討論嚴家淦故居緊急搶修、蟲蟻防治、整體規劃、修繕以及營運管理等五項事宜,報請行政院動支第二預備金整修。 為紀念2004年11月7日嚴家淦百歲冥誕,在陳水扁指示下,總統府於當年冬季舉辦兩個月的嚴家淦文物展。 文化部為維護整體古蹟範圍,向北市都委會提出[[都市計畫]]變更,將嚴家淦故居[[土地使用分區]]從住宅區變更為保存區,2017年6月15日通過。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嚴家淦故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