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3.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听会穴 的原始碼
←
听会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听会穴.jpg|250px|缩略图|right|[http://www.100md.com/images/site/guoyi163/140627/188_140627155438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100md.com/index/xuewei/Tinghui.htm 来自百拇医药网的图片]]]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br> '''听会穴'''(''' Tīng huì xué'''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别名:耳门穴,听呵,听诃,后关。听会穴的位置: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中医认为刺激听会穴有治疗头痛、面痛、耳鸣耳聋等作用。<br> ==穴位含义== 胆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br> 1.听会。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br> 2耳门穴。耳,穴在耳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穴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br> 3.听呵。听,闻也。呵,大声喝叱之意,此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大于体表内部。听呵名意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要大于体表内部耳朵才能听受。听诃名意与听呵同,诃为呵的异体字。<br> 4.后关。后,指头的后部,前为阴、后为阳,此指阳气。关,关卡。后关名意指穴外的阳热之气不能进入穴内。理同听会名解。<br> ==概况== 【取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ref>[http://www.xueweimima.com/dj/234.html 听会穴],穴位密码网</ref>。<br>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br>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耳腔。<br> 【功能作用】清降寒浊。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开窍聪耳,通经活络的功效。<br> 【主治病症】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耳鸣,面痛,口 ,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疼痛,颞颌关节脱臼,牙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br> 【配伍应用】<br> 听会穴配翳风穴、听宫穴、外关穴,治耳鸣、耳聋。<br> 听会穴配[[颊车穴]]、[[地仓穴]]、阳白穴、合谷穴,治口眼呙斜。<br> 听会穴配太阳穴、率谷穴、头维穴,治偏头痛。<br> 听会穴配睛明穴、丝竹空穴、攒竹穴,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br> 听会穴配头维穴、印堂穴、太冲穴,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br> 听会穴配合谷穴、太阳穴、颧髎穴,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br> ==穴位疗法== 【针刺】张口,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注意:深刺1寸左右起针后,偶可致颞颌关节部位疼痛或咀嚼疼痛,经局部热敷后即可缓解疼痛症状,但再次施针时应注意适当浅刺<br>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br> 【按摩】耳聋耳呜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听会穴,每次5秒,直到症状缓和为止。<br> ==视频== 焦守廷上传足少阳胆经《听会穴》 {{#ev:youku|XNDQ5MjY0NjYzMg|alignment=center}}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听会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