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叶永烈自述人生 的原始碼
←
叶永烈自述人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叶永烈自述人生</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3.jarhu.com/goodimages/201506/251/wj143521323310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jarhu.com/book-1109298.html 来自 甲虎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叶永烈自述人生》是2010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永烈。本书主要讲述了叶永烈随时间的变化在写作方面产生态度性的变化。 ==基本内容== 中文名:叶永烈自述人生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28545 定价:24.80元 作者:[[叶永烈]]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在市场经济大潮露前,我的写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往日,我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几乎没有考虑书的销路。如今,我在确定一个选题时,要仔细考虑市场效果,考虑读者的需要。我努力写作“双效益”的书,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书。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至今, 《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一亿,这两个“亿”是叶永烈丰富的精神财富。 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等,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受伤的美国]]》等。 ==图书目录== 人生屐痕 细心 德国马克与我父亲的故事 英国医生为我缝好断了的舌头 “少将”照片吓走国民党特务 父亲给我文学的熏陶 母亲的“七、八、九” 《申江战焰图》的来历 西子湖畔寻家珍 蜘蛛的启示 启蒙情深 金鱼情缘 在九山湖畔的日子 十七岁中了“状元” 怀念北大三位老校长 在光谱仪旁度过的日子 《十万个为什么》的影响 北大图书馆的灯光 秉性也能移 我为毛泽东拍“内片” 从“冬眠”中苏醒 “考”上专业作家 日坐书城 人在书房 电子在我家中 清静的长假 口述历史一一与历史对话 档案是我的创作之翼 书海常客 淘书买书-读书 电脑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的特殊展品 电脑依赖症 博客——一个人办的杂志 我的纪实摄影 数码相机——我的最爱 创作手记 作家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 追溯“四人帮”的兴亡 采访陈伯达的曲折过程 在中南海采访陈云夫人 茫茫罗布泊追踪彭加木 为梁实秋编情书选 我写《傅雷画传》 重逸科幻 当“考生”的感觉真好 在发射“神舟五号”的时候 文坛侧影 头上一片蓝天 幽默的艾青 秦牧喜欢科学家的诗词 上海代表团成为焦点 陈村成了“新闻人物” 我成了北大的“稀有元素” 在传记研讨会上发言 快人快语张抗抗 我从旧金山归来“单刀赴会” 中央首长与三千代表合影 北大文学馆卢沟桥<ref>[https://www.sohu.com/a/396551553_670091 叶永烈:人生很短,只能做好一件事]搜狐网,2020-05-20</ref>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叶永烈自述人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