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古都明珠南锣鼓巷(周乐凯) 的原始碼
←
古都明珠南锣鼓巷(周乐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古都明珠南锣鼓巷'''<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0573237/pexels-photo-1057323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260&h=750&dpr=1"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古都明珠南锣鼓巷》'''是[[中国]]当代作家周乐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古都明珠南锣鼓巷=== 许多外国或外地游客到[[北京]]旅游,除了游览举世闻名的天安门广场、故宫之外,还有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南锣鼓巷。今天的南锣鼓巷,给人的第一感觉似乎是一条时尚的酒吧街。装有红色毡棚的“胡同游”人力三轮车穿行于巷内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沿街各个店铺门前挂着明清时代传统造型的大红灯笼,喜庆、热闹,仿佛天天在过节。这里有各种民间小吃、烧烤、甜品,也有或传统或时尚的各种艺术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每当夜幕降临,巷内灯火通明,酒吧、演艺吧、[[咖啡]]厅同时开放,展现着盛世北京安定祥和、歌舞升平的繁华气象。然而,当你透过繁华,在古老深巷中静静漫步、潜心观察的时候,又能深深品味到老北京近800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华。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始建于[[元朝]],是北京最古老胡同之一。这条街巷呈南北走向,南北长将近1000米,东西宽8米,胡同里的建筑灰墙灰瓦,红色大门古色古香。两侧各有对称性的8条胡同,从南向北,东侧依次为: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侧依次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 我们现在见到的格局是元朝初年形成的,仍旧保存元朝时期的大都风貌。因为这条街巷南北低中间高像一个“驼背”的人,所以起初称为“锣锅巷”, 又因两侧胡同排列整齐对称,形似鱼骨因此也叫“蜈蚣街”。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5年——1799年),巷子里搬来一家卖锣鼓的商人,大家便以他经营的商品——“锣鼓”为名改称“锣鼓巷”,废除了以前不雅的称号,并一直延续至今。 从元朝初年(公元1279年)到民国时期(公元1911年——1949年),历经元、明、清三朝,在这里居住的一直都是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都在南锣鼓巷中留有历史的痕迹,因此巷子两侧的胡同内布满了深宅大院。 从南面进入街巷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胡同内77号是清朝王爷僧格林沁的王府和祠堂,僧格林沁本是蒙古科尔沁旗人,1825年封为郡王,1855年晋封为亲王。他能征善战,但在历史上却是个毁誉参半的人。原来的王府面积很大,纵跨到北面的板厂胡同,现在僧格林沁的祠堂已成为宾馆。 再往前行是东棉花胡同,著名的中央戏剧学院坐落在此处。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段祺瑞和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作为中国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顶级学府,从这里走出了一代代话剧与影视明星:[[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陈宝国]]]等等…… 北面是后圆恩寺胡同,不远处13号既是文学大师茅盾故居。这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前院的中间位置矗立着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的生平展览室,后院是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茅盾先生1974年搬到这里,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在此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7年岁月。往东的7号是一个很大的院落,最早是清朝庆亲王奕劻的次子府邸,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后面有很大的花园。抗战胜利后,改为蒋介石的行辕。解放后曾经是中共中央华北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机关的办公地点,现在是友好宾馆。 再往后是菊儿胡同,因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亲自主持设计了菊儿胡同改造工程而名扬中外。在胡同中部,有一片二至三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的神韵。现在的3号、5号、7号则是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 街巷西侧的雨儿胡同13号原为清朝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宅邸,由文化部购买赠给画坛巨匠齐白石居住。各房墀头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西耳房南侧西墙装饰着刻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的砖刻,凸显出这里的文化气韵,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胡同内31号是新中国开国元帅罗荣桓故居,33号是开国大将粟裕故居。 再往北是帽儿胡同,这里的11号原为北洋政府总统冯国璋的故居,后来又作为朝鲜驻华大使馆。35号—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可是门前却写有“谢绝参观,请勿打扰”的字样,想必是为保护末代皇后故居考虑的吧。据当地的居民讲:西路为四进院落,东路为五进院落,可见当年主人地位的显赫。7号—15号叫“可园”,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它是模仿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狮子林”建造,建筑极其雅致秀丽,是北京城中最有代表性的私家园林。 紧接着来到黑芝麻胡同,这里的13号是清末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奎俊的府邸。院分五进,大门内高大的彩绘影壁墙及垂花门保存依然完好;东为花园,西为住宅,院子里抄手游廊依稀可见,现在已经做了民宅,但仍旧能显现出当年的气派。 南锣鼓巷承载了近800年厚重的历史。不仅是城市脉络的重要交通渠道,更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舞台,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都体现在这里。每一条胡同都有着不寻常的历史,每一座建筑都极度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现在,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了当今社会,称它为古都中的一颗“明珠”,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吧。<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周乐凯,男,喜欢文学写作。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古都明珠南锣鼓巷(周乐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