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49.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古清生 的原始碼
←
古清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古清生</big>''' |- |<center><img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060617/Img24378788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auto.sohu.com/s2006/cfj-lifestyle/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古清生'''是当代中国[[作家]]中,唯一涉足美食文化研究、汽车评论写作和人文地理考察的作家。他也是搜狐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作家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兄弟文化等媒体出版机构的撰稿人,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开辟专栏,长期担任搜狐网汽车频道汽车评论员<ref>[https://www.sohu.com/a/282099472_208001 配乐散文 | 古清生 - 神农架雪花飘飘读书时 ],搜狐, 2018-12-15</ref>,吃喝频道顾问。古清生以其地质队员的姿态步入流浪写作,流浪、生命、写作融于一体,创造出奇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著名畅销书作家 出生地点----[[湖北]] 民 族 ---- 客家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作家 代表作品----中国可以说不 ==人物简介== 古清生,[[客家人]]。祖籍[[江西]],出生在湖北。曾从事地质勘探、宣传和专业写作等公职,1994年辞职到北京从事职业写作。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他以其地质队员的姿态步入流浪写作,将流浪、生命、写作融于一体,创造出奇特的充满个性化的行走文学文本。 现主要做产业研究、地域文化考察、独立评论和美食美文写作。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二十余部<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7/8tld4gp4gb.html 古清生 ],名人简历网</ref>。 ==已出版著作:== 散文:《男人的蜕变》、《漂泊者的晚宴》、《风中的身影――古清生自选集》、《比路还长的日子》、《左烧烤 右煨汤》、《美食最乡思》、《鱼头的思想》、《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味蕾上的南方》、《食在江湖》、《徘徊的鱼》、《阳光八万里――古清生散文精选》 长篇小说:《把我寄出去》、《2038》 纪实文学:《高危地带》、《黄河弯黄河长》、《金丝猴部落--探秘神农架》、《漂泊北京--流浪作家进京的自白》 政论集:《中国可以说不》、《中国还是能说不》(与人合著) ==人生经历== ===总述=== 古清生,祖籍江西,生于湖北大冶龙角山,原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职员。1994年,辞去公职到北京从事职业写作,主要从事产业研究,地域文化考察,独立评论和美食美文写作。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23部。 ===漂泊的浪子=== 1994年4月,年轻气盛的古清生,怀揣2000元钱,肩背一台286电脑,绝然离开黄石进京打拼,梦想当一个文学大师,像沈从文、鲁迅这样。 当时的中国文坛正刮都市风,都市小说、都市言情剧火爆。带着一身山野气息的古清生傻眼了。自己写的都是乡村、矿山小说及散文,被小说月报1992年第五期转载的中篇小说《古巷道》,写的就是矿山生活,而对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及都市文化一抹黑,如何在北京城立足?古清生心里对此作了一番长考,毅然决定减少小说写作,主写散文,散文篇幅短,报纸、杂志和出版社都要,这对于生存十分有利。白天,他拼命写作,散文、小说和影评都写。 到了北京,古清生以自己的流浪经历和情感写作散文,这些散文结集成书《男人的蜕变》出版,这是他闯北京的第一本书,这本书随之再版加印,在北京引起很大反响。北京电视台来给他做专访,北京媒体开始称他为中国第一流浪作家、自由撰稿人。从此,古清生以每年一到二本书的出版数量推出自己的作品。因无事也没有灵感可写,偶尔尝试美食写作,却从此一发不可收。美食散文一口气出版8本,2008年有四本面世。 ===愤怒的侠客=== 天性自由与不羁的个性,注定古清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愤情"。除了日常靠散文随笔和小说稿费为生外,进京两年后的1996年,古清生与朋友合作写了一本时政类书《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让古清生在当时火了一把,很多人的目光开始关注这个外省游子,这些人包括当时的美联社、法新社、合众社、路透社等等,直到美国911事件发生,这些著名的世界通讯社还打电话采访古清生,请他对事件进行评述。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古清生</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0729d0d88e80407a.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7/8tld4gp4gb.html 来自 名人简历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古清生的犀利文笔,还一针见血地指向中国文坛的学术腐败。2006年2月24日,著名评论家白烨在新浪blog上贴出原发于《长城》杂志《80后的现状与未来》。该文评价韩寒的作品"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关系",并对"80后"提出了批评,"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3月2日,韩寒作出回应,在新浪blog上贴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文中一句话迅速在网上流行: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最后也都是花圈。"韩白之争"白热化之际,古清生突然出手,在网上发表了致全国作家和编辑的一封公开信《撕裂,还是正本清源?》。他在文中披露了白烨的"四宗罪",并指出不该将"韩白之争"简单地概括归纳为"代际之争",更应该看到这场争论背后的"学术腐败问题"。这封公开信,如一剂止痛药,为这场口水仗划上了一个句号。 2006年7月25日,古清生批评矛头直指北大美女作家步非烟。他在搜狐博客挂出博文《东方白,月亮升,北大何以出了个步半仙》:读着这样的文字,俺惊讶得如坠梦渊,一位24岁的北大中文系女硕士,文字如此飘逸而斑斓,真是才气逼人,学识过人,感觉袭人,只道是坠落此魔界,是如风魔、道魔、情魔,骇然之至,感到那么三分不解,四分可惜。能将弟子领引至此步田地,北大诸公才能端的高深与奇异,这本身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趣境。博文中,古清生道出自己的立场:职业作家只有坚守社会正义一条路,独立撰稿人,没有任何资源可卖,以至没有任何条件去取媚招安。当然,古清生嫉恶如仇的批评,也引起部分人的痛恨与回击,甚至谩骂。 ===游走的思者=== 在京城客居久了,古清生渐渐生出一种恐惧与焦虑。古清生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么走过去实在太可惜。他再度毅然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决裂,他要探寻一条自己的文学道路。 从1999年开始,古清生决定腾出一半的精力从事人文地理、生态地理和地质地理的考察。2000年,古清生参加中国青年出版社与美国博库网组织的"走马黄河"考察。走完黄河全流域,古清生的感觉是:北京城里真的挤着一堆白痴。这次黄河之旅,古清生不仅捧出新书《黄河弯黄河长》,而且开了行走文学的先河。 古清生开始了全国各地的行走,所到之处,考察当地人文地理外,就是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然后写美食散文,发给各报刊或专栏,年底将这些美食散文结集出书,每年均可出三本书。 ===孤独的作家=== 古清生 在创作生态人文散文时,古清生的内心是孤独的,痛苦的。面对各地触目惊心的破坏场景,他像一个园林艺人,将那一束最美的生态景色,用细致的语言极致地呈现给读者。 2006年12月,古清生第三次住进神农架原始森林,与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大龙潭科考队员同吃同睡。深山老林与世隔绝,古清生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伐木工人建的木房子,晚上就听见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叫唤,动物折断树枝的声音十分清脆。经过对野外金丝猴的细致观察,古清生将科考队员10多年的观察成果,浓缩成一本图文并茂的《金丝猴部落》。这本发行了20万册的图书,引起生态专家与文学界的赞誉,也标志着古清生生态写作重大突破。 ==美食家== 古清生的味觉可能是先天的敏感,他的美食散文一直被中国读者称道,《人民政协报》早在1994年为他开了美食散文专栏,且用黑体字印刷,这在报纸上是没有过的。初始他只写自己做的菜,纯属游戏之作,也写过一些少年时期吃的东西。后来,发现食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就着意去考察了。古清生写人文地理,就从美食开始。他说中国五千年文化,就是一部食文化。其实,对美食散文,古清生有着较清醒的理性认识。他明白中国现在的文化学术与西方的距离。但是,有一块是空白,那便是农耕文明,或曰农耕文化。食文化是农耕文化的外壳。古清生的叔叔现在还在江西的老家耕种,他爱乡土,爱那桃花源般的世界,他发现自己最适合研究这一块。 古清生的食文化写作其实掩盖了他的许多长处,比如他对生态的关注和考察,他对动植物的认知,表达出来人家以为他是农学院或林学院的教授。他现在以神农架为生态考察的据点,他说至少要在那里呆上6年,想想一个作家在原始森林呆上6年时间,将会产生多少想法?几年的走南闯北生活,完全拓宽了古清生的美食散文领域。他对美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人都觉得故乡的食物最好,故乡是一种酶,味觉之上含有乡愁。童年吃的东西,便融入味觉记忆中了,再也难以改变。也许,一个人吃遍天下,最难忘记的,还是母亲做的菜,那份质朴,那份关爱。 古清生的美食散文,随着他走遍天下的足迹,渐渐演绎成一种独特的旅食散文文本。《大嘴吃八方》、《左烧烤右煨汤》、《鱼头的思想》、《味蕾上的南方》、《食在江湖》、《徘徊的鱼》等,迅猛窜红各地书市,使古清生成了畅销书作家。"吃喝"名气远播后,古清生每年收到全国各地邀请,或担任美食顾问,或出席电视台美食嘉宾。这为他写作旅食散文创造了更好条件。他也俨然成了中国权威的美食家。有人戏言,如果朋友到北京找古清生,他带你去一家特色酒店,那是一般接待。如果他下厨为你亲手烧两个菜,那是贵宾级接待。 ==人物评价== 一直觉得爱吃的人是可爱的,喜欢看关于美食的文字,没头没脑,没心没肺,看的口水险些打湿书页。读古清生的散文,有一点傻乎乎的痴迷。一来他的文字经得起咀嚼,就像笔下的《魏氏熏鸡》,"咀嚼魏氏熏鸡,渐渐的香味在两舌边渗出,舌后端就知感了烟火的气息,这样的烟火的气息,极易给人以乡土人生的情怀,以及岁月的遥想。"熏鸡如此,其文亦然。二来古清生是一只多产的母鸡,在报刊上、网络上不时能看到他的新作。多产而且敬业,每一只鸡蛋都是美味的。我们只消品尝就是了,"鸡蛋只用轻轻一敲,纤纤玉手的女性也不会感觉取出鸡蛋来吃需要多么大的劳动成本。"不失为美事一件。 印象中古清生应该是仙风道骨的样子,才符合他文字的散淡和野逸。没想到他是胖胖的,有些佛相;高大,隐隐有些匪气,倒适合这山东人的"响马"脾气。在茶马古道和古清生喝酒,说好文章写好我先睹为快,为之配图。尽管古清生作为美食家和资深大厨的形象已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公认,这位热爱口腹之欲的客家胖子,从本质上来说,是位不折不扣的诗人--而且是传统的、古典的诗人。 ==参考来源== [[Category:作家]]
返回「
古清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