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03.1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投縣文化園區 的原始碼
←
南投縣文化園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南投縣文化園區'''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nthcc.gov.tw/NantouCulture/Uploads/media/images/2017-10-12_0917303617.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thcc.gov.tw/A2_1/8 圖片來自nthcc] </small> |} '''南投縣文化園區'''('''Nantou Country Culture Park,NCCP'''),或稱'''南投武德殿及其附屬建築群''',是一座位於[[台灣]][[南投縣]][[南投市]],以「傳統建築物再利用」的方式進行規畫的歷史園區,園區內的建築主體是以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的'''[[武德殿]]'''修復而成,是[[台灣]]第一個縣級的歷史博物館,已於2002年01月29日登錄為南投縣歷史建築。 ==歷史== 南投武德殿興建於昭和12年(1937年),是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南投支所在選定南投街道路輻射中心點後,所興建之普設宏揚[[武德]]之[[體育]]設施,支所長由當時的郡守玉真鎮元兼任,設計者為鈴木金吉,在興建與運作經費除了官方補助外,即是警察捐贈或向地方仕紳募集而來,並在完工後作為提供[[柔道]]、[[劍道]]或[[弓箭]]等[[武術]]的練習場所,附屬建築休息室,則供沐浴、更衣、休息使用。 其中,南投武德殿的建體外觀為仿唐式風格,屋頂則採仿唐歇山式造型,道場中軸線端點置有神龕突出於建築物背面,在破風面上則具有通風口作用的格柵等。<ref>{{Cite book|title=〈武德殿空間形式組成之研究-以高雄、台南、彰化、大溪及南投為例〉|last=陳義隆|publisher= 逢甲大學|year=2010|isbn=|location=台中市|language=zh-tw}}</ref>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投武德殿則做為不同的用途,曾先後做為南投縣[[警察局]]、台灣省山地農牧局、南投縣機關學校員工合作社聯合社供銷部及南投縣[[環保局]]等單位的使用,1994年,在時任南投縣長[[李朝卿]]提議下,而開始規劃地方文化園區的相關計畫,後則於1996年12月成立「縣史館籌備處」,開始規劃縣史館成立事宜,1997年12月14日正式揭幕使用,然而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後,使得園區內建築嚴重損毀,後在經文建會斥資二千多萬元復建修復,最終南投縣縣史館於2001年10月20日舉辦再啟用典禮,並在隔年1月登錄公告為南投縣歷史建築,比鄰的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則於2003年6月15日正式營運。<ref>{{Cite book|title=〈南投縣文化園區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報告書〉|last=陳秀義|publisher=南投縣政府|year=2002|isbn=|location=南投縣政府|language=zh-tw}}</ref><ref>{{Cite book|title=〈南投武德殿修復與再利用為南投縣史館的省思〉|last=張賽青|publisher=宜蘭文獻|year=2001|isbn=|location=宜蘭縣|language=zh-tw}}</ref><ref>{{cite news |author1= 劉珮芬|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03636| title=【走訪日式老建築】南投武德殿 揭開神秘面紗 |accessdate=2021-08-17 |work=自由時報|date=2018-05-26}}</ref><ref>{{cite news |author1= 謝介裕|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25188| title=南投文化尋寶地圖 提供不一樣的文化之旅 |accessdate=2021-08-17 |work=自由時報|date=2019-03-13}}</ref> ==園區建築物== ===南投縣縣史館=== 縣史館內設有南投開墾史之古道資料展、古蹟、南投縣開墾史、[[台灣原住民]]文化在各個族群的分佈與遷徙的歷史、文化及服飾、古文書、文獻、碑碣拓本、歷史影像資料和專題特展等。除了以上的展項之外,館方還製作了三座縣內著名的古蹟書院模型、十三鄉鎮的文史資料及地圖集,多媒體導覽系統等設備供民眾使用。 ===南投陶展示館=== 南投陶展示館為原武德殿之後側休息室,南投縣已有二百年的製陶歷史,在日治時期製陶業達到鼎盛,「'''南投燒'''」('''南投陶''')已成為南投縣特殊產物之一,因此在此館舍則展出了南投陶業發展歷程及[[陶器]]的製作流程。 ===南投縣縣史圖書文獻室=== 南投縣縣史圖書文獻室典藏縣內各種重要的文獻資料,如政府公報、碩博士[[論文]]、[[期刊]]、[[地圖]]、[[族譜]]、[[地方誌]]等五千餘冊。提供民眾查閱、[[影印]]等服務。 ===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 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興建於1952年,其建築形式為採仿唐式風格之鋼筋、水泥、石灰建造之獨棟二層樓建築,成立的目的在於建立及保存縣內[[藝術家]]史料檔案,促進縣民接觸藝術史料並與藝術工作者交流機會。 館內一樓設有簡報室,備有視聽簡報設備,可提供作品發表,作品賞析、專題講座及簡報等用途,此外,交誼室,則提供另一個較鬆的空間讓藝術家、民眾可以聯誼、交流的場所。二樓為展覽空間,提供平面固定展示、展示櫃及可動展示壁面等展覽設施。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投縣文化園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