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68.1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匼河遗址 的原始碼
←
匼河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匼河遗址.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225/4d2ee39d2dd445f58f71d24f01e84a6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62761491_120377511 图片来自搜狐网] ]] [[匼河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匼河遗址是长达13.5公里范围内的17个地点组成的匼河遗址旧石器地点群,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遗址,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 文名 匼河遗址 所属地区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所属时代 旧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遗址特点== 匼河遗址分布在中条山西南麓的黄河北岸,这里冲沟发育,地层出露好。遗址范围北至永济韩阳的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的涧口南沟,西至黄河岸,东至芮城风陵渡的华望村,长达13.5千米,由17个地点组成,形成一个遗址群。 ==文物遗存== 在匼河遗址出土的有属于更新世中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原始的石器。 ==石器== 石器共出土了138件,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为特色,其原料除极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部分为石英岩制成,主要以锤击法和碰砧法打下石片加工而成,由于技术的不熟练,制作粗糙。 ==动物化石== 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fJt5NXw5Ys1aK5Q5trccP4cN7blppPa9aktr5lnqQM5Adn4sfmRHd 匼河遗址 - 旧石器文化遗址] </ref> 。 ==研究价值== 三棱大尖状器、石球及动物化石的出现,可证实当时古人类过着既采集又狩猎的经济生活,动物化石的出现也表明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以及沼泽众多。匼河遗址皆位于黄河东转的拐角处,较为密集,证明中国早期人类在这一带活动已经较为频繁,可能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原始人群落,是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中心地带<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9859479&ver=2810&signature=rP 我与匼河遗址的故事] </ref> 。 ==历史文化== 匼河石器的组合有其特点,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性质,和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其他地点的资料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匿河遗址所反映的文化袖称为“匼河文化”,它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匼河文化是承继西侯渡文化发展而来的。西侯渡文化仅有西侯渡一个孤立的遗址,而匼河文化的遗址则存在范围较广,除了此处以匼河为中心分布的遗址群,在东面的垣曲境内的官沟、东岭、中背岭、柴火疙瘩、坪道、小赵村、早家庄、冯家山、晁家坡等处,以及位于黄河对岸的陕西潼关、河南陕县、三门峡的一些地方,亦分布有属于匼河文化的石器地点。 ==保护措施== 1965年5月24日,匼河遗址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匼河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一带,北至永济市独头村北涧,南至芮城县涧口南沟。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匼河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