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的原始碼
←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jpeg|有框|右|<big>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big>[http://i0.sinaimg.cn/edu/2011/0415/U3649P352DT20110415143200.jpg 原图链接][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1-04-15/1434292151.shtml 来自 新浪教育 的图片]]]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KIAA-PKU)是[[北京大学]]二级实体单位。于2008年6月27日,北京大学与科维理基金会签定协议成立。研究所采用国际接轨模式运转,全[[世界]]公开招聘所长,及各类研究人员,由世界顶尖级同行组成顾问委员会,指导并评估[[研究所]]。北京大学将在科研楼、人才引进待遇、运转经费、自主管理、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研究所。 ==简介== 科维理基金会是美国著名基金会,支持[[天文学]]<ref>[https://www.sohu.com/a/431730119_120066224 天文系列科普丨什么是天文(天文学)?] ,搜狐,2020-11-13</ref>、脑科学及纳米科学三大当代前沿基础科学的研究,并先后在国际著名学府出资支持建立了15个研究所,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科维理理论物理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科维理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所,[[芝加哥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科维理天体物理与空间研究所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科维理宇宙学研究所等。作为享誉世界的科维理研究所家族的一员,研究所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研究所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一个国际一流的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以国际最高水准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连接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科学界的一座桥梁。 科维理基金会由实业家弗莱德·科维理(Fred Kavli)出资设立,支持三个基础前沿领域,即天文学、脑科学和[[纳米科学]]的研究,其宗旨是“为人类福祉致力于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基金会]]已在美国和欧洲支持建立了10个科维理研究所,均设在国际知名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康内尔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所均由世界级大师出任所长, 3位所长是诺贝尔奖得主, 其他几位所长也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ref>[https://www.sohu.com/a/330924503_653813 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中国科学院院士?] ,搜狐,2019-08-01 </ref>、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等。基金会由一批眼界很高的[[科学家]]、校长组成,如现任基金会执行主席戴维·奥斯顿(David Auston)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荣誉校长Thomas E. Everhart,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校长Charles M. Vest等。 ==成立背景== 天文学是基础科学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交叉学科与前沿研究领域。北京大学天文及天体物理教学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半个[[世纪]]里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许多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术骨干。此次科维理基金会在全球寻求合作伙伴,创建新的研究所,北京大学在与众多知名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历史]]上,中国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维理基金会创始人、实业家弗莱德·科维理说。“我们欣喜地看到迅速发展中的中国科学事业对卓越的执著追求,并为我们能投身到其未来的发展中而感到高兴。我期待着北京科维理研究所为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视频== ===<center>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天文视频 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中子星 原来长这样(电脑模拟)</center> <center>{{#iDisplay:b0838uh00m0|560|390|qq}}</center> <center>天文视频 天体大撞 模拟木星与土星相撞的震撼场面</center> <center>{{#iDisplay:b0855fhy0m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返回「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