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的原始碼
←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jpeg|有框|右|<big></big>[http://gongyi.china.com.cn/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59/20140819/9c4e36a5c034155d2e1860.jpg 原图链接][http://gongyi.china.com.cn/2014-08/19/content_7160134_2.htm 来自 公益中国 的图片]]]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即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李兆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人文楼群,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大学]]燕园主校区内、未名湖东北侧,仿明清风格<ref>[http://lishi.zhuixue.net/mingchao/107021.html 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与著名建筑介绍],中国历史网,2017-10-31</ref>的建筑群。香港商人李兆基为人文学苑工程捐资1亿元[[人民币]],北京大学因而将人文学苑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楼群于2009年6月27日奠基,2011年10月27日竣工。学苑供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使用,分为六个区,兼具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功能。总用地面积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 ==建设与命名== 李兆基人文学苑奠基于2009年6月27日,原本计划2010年底竣工,实际竣工于2011年10月27日。2009年6月27日,李兆基基金向北京大学捐资2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北京大学人文学苑、维修公共教室楼、设立讲座教授[[基金]]。这笔款项是北京大学自社会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其中,1亿元人民币用于修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为感谢[[李兆基]]的捐助,决定永久命名人文学苑为“李兆基人文学苑”,公共教室楼(第二教学楼)为“李兆基楼”,讲座教授基金为“李兆基讲座教授基金”。 ==建筑布局== 李兆基人文学苑位于[[未名湖]]<ref>[https://www.sohu.com/a/193100063_617130 北大未名湖畔吸引了全国的游客 但很少人知道它背后的来历 ],搜狐,2017-09-19 </ref>东北侧,清代皇家园林镜春园原址之上,用地面积总计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建筑采用明清风格,分为六个区,即会议接待区、图书阅览区、[[哲学]]系区、[[历史]]系区、中文系区以及保留的古建景观区。图书阅览区位于园区中心,通过连廊与其它建筑相连。西南部的会议接待区是一处独立的院落。2006年,北京大学拆除了[[朗润园]]、[[镜春园]]的一些建筑。当时北京大学校方表示,拆除的只是私搭乱建的房子,有文物价值的重点院落将得到原地保护,修旧如旧。园区东侧设有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六个区相互独立,又互为因借。人文学苑为院落式布局,院内水系环绕。人文学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的场所。中文、历史、哲学三系的办公地点原设静园六院,空间狭小。搬迁至人文学苑后,空间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据称,人文学苑可容纳三百余名[[教师]],三千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开展研究与会议活动。 ==视频== ===<center>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北大筑梦人 | 李兆基先生</center> <center>{{#iDisplay:c063472z0w7|560|390|qq}}</center> <center>香港15年 人物故事 李兆基:地产大亨把脉香港经济</center> <center>{{#iDisplay:F0010bU8Ycm|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