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18.1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冠三 的原始碼
←
刘冠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刘冠三'''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冠三 |圖片 = [[File:劉冠三.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1.kknews.cc/SIG=22hvpij/2rp300049on42qr07o20.jpg 原圖連接] [https://kknews.cc/history/3mxxxry.html 來自每日頭條的圖片]]]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72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恩赐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开办震旦公学 | 知名作品 = }}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刘冠三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1872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别名:恩赐 出生地:山东省高密市康家庄 逝世日期:1925 ==人物简介== '''刘冠三'''(1872—1925) 名恩赐,字冠三。[[山东省]][[高密市]]康家庄人。幼年在县城富户家陪读。 1902年春,考入[[山东大学]]堂师范馆。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6年春,与[[丁耕农]]集资在[[济南]]白雪楼设立《白话报》馆,出刊油印小报,宣传革命,故被清政府查封,他被开除学籍。后又集资在[[趵突泉]](后迁杨家庄)创办山左公学,聘请同盟会员、留日学生[[徐镜心]]、[[齐树棠]]、[[左汝霖]]等任教。他常于夜间深入学生宿舍,分发[[《民报》]]《晨钟》等进步报刊,为国民革命造舆论。 1907年冬,公学被清政府查封;同年12月,他避捕赴[[青岛]]。 次年,与革命党人[[陈干]]等开办[[震旦公学]]。 1908年秋,与陈干等联络全省各界组织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吞山东矿权,抵制德货。公学也组织学生游行示威,抗议清廷屈膝媚外。 1909年,清廷与[[德国]]驻青岛总督交涉查禁震旦公学,引渡刘冠三。他星夜逃离青岛,避于[[高密县]]城崇厚堂。在清廷追捕甚急的情况下,化装农夫,推一独木轮车出走诸城,后辗转沂州(今[[沂水]])、曹州(今曹县)以及[[山西]]、察哈尔(今[[内蒙古]])、[[河北]]等地,联络同志,发展会员,进行革命宣传,历时两年。途中写下“一程风,一程雪,前行不怕虎狼恶”的豪迈诗句。 1911年秋回山东,与[[刘溥霖]]、[[蔡自声]]等秘密组织山东同盟会机关。武昌起义后,山东宣布独立。他去青岛成立同盟会机关,置备武器,组织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武装独立斗争。 山东独立被取消后,他赴上海拜谒孙中山,寻求革命对策,被委以光复山东的重任。回鲁后,即发动高密、诸城、即墨的光复独立及徐州第三十九混成旅之成立。 [[File:144184972901048941.jpg|缩略图|400px|山东辛亥革命领导人刘冠三:陪孙中山游崂山 ]] 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任山东省同盟会副会长、临时议会副议长。 1912年,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出国前,刘冠三等人护送[[孙中山]]由济南去青岛。<ref>[http://jrgm.gaominews.com/content/20130122/Articel03002IP.htm 山东民国革命先驱——刘冠三事略],今日高密,2013年01月22日</ref> 1913年,第一届国会成立时任众议院议员,同徐镜心、丁惟汾等人联合反对袁世凯的阴谋活动。袁以重金贿之,他不为所动,仍与袁对抗,还多次援救被袁逮捕的同志。革命党人商震被捕后,他声称当局捕错人,并将其子易商出狱,促其逃走,后又设法救出其子。 1914年[[吴大洲]]、[[薄子明]]等在山东举义倒袁,他由北京回山东参加斗争。袁下令逮捕他,幸赖[[商震]]、[[侯延爽]]等人帮助脱险,到[[陕西]]避难。 1917年[[段祺瑞]]揽权,国会再次被解散后,他奔赴[[广州]],协助孙中山成立护法政府,任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山东招讨使,负责全省军务,协同南方革命军北伐。此间,他督师[[徐州]],击败鲁督[[张树元]]部。 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再任众议院议员。时[[曹锟]]为谋取总统之位,重金贿买议员,[[丁惟汾]]、[[王乐平]]等议员避赴上海对抗,他身患肺癌未走,为曹锟投票。后病情恶化,逝于[[北京]]。 1928年,移葬于高密县城西岭三星台。 1987年6月,复移葬于高密县烈士陵园。 ==创办震旦公学== 1906年春,刘冠三在济南白雪楼创办《白话报》,宣传新文化。不久报馆被清廷查封。同年3月,他在趵突泉创办了山左公学,学校设师范班、中学班,实际上是同盟会员活动的机关。 1908年1月,山左公学被查禁,清廷下令缉拿刘冠三。于是刘冠三离开济南,到了德国殖民当局统治下的青岛。<ref>[http://tv.people.com.cn/BIG5/150716/156856/158298/15878115.html 山東劉冠三與山左公學],人民网,2011年10月12日</ref> 在青岛,他和陈干在胶州路租赁房屋,筹办震旦公学。陈干负责去日本同丁惟汾、章太炎等商讨办学事宜,并聘教员。刘冠三负责筹集办校资金。他一方面组织革命青年依靠盐民,武力夺取沿海税局的公款,打劫贪婪的盐商、烟贩等豪富之家。另一方面向同情革命的各界人士募捐。经多方努力,解决了办学经费。<ref>[http://www.xhgmw.com/html/xiezhen/jishi/2014/0716/3418.html 孙中山在青岛的一次演讲],辛亥革命,2012-11-29</ref> 震旦公学除设文化课外,还开设了军事学和军事技术训练。师生一律留短发、穿军装。<ref>[http://www.xhgmw.com/html/xiezhen/jishi/2014/0716/3472.html 创办新学,刘冠三致力培养人才],辛亥革命,2013-08-08</ref> 他们还买了军械炸药,旨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学校并组织学生游行示威,抗议清廷割地赔款,号召推翻帝制,建立中华。 1909年,清廷与德国驻青岛总督交涉,查禁震旦公学,引渡刘冠三。 成立不到一年的震旦公学被查封了。 震旦公学被查封后,刘冠三便同几个学生化妆成农夫,推一独轮小车,徒步经诸城转鲁南,由鲁西进入河南,经山西、内蒙,于辛亥年初到达北京。历时两年,行程数千里。沿途宣传革命,联络同志,正如他写的诗句:“一程风,一程雪,前行不怕虎狼恶”,不畏艰难,为推翻帝制做出了贡献。 辛亥革命后,他任山东同盟会副会长及临时省议会副议长,曾陪同孙中山来青岛视察。<ref>[http://www.sohu.com/a/31300533_120869 山东辛亥革命领导人刘冠三:陪孙中山游崂山],搜狐网,2015-09-10</ref> 1913年国会选举时,当选为众议院议员。 ==视频== {{#ev:youku|XMzEyMTA3Mjk2|640|center|<big>辛亥革命在山东 刘冠三与山左公学 111012 山东新闻联播</big>|frame}} == 外部連結 ==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4/liuguansan.html 博雅人物网] ==参考资料== [[Category: 中國大陸军政人物]] [[Category:革命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冠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