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50.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农业地理学 的原始碼
←
农业地理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0/6cbb7d99a8d34499bba380ae642049dc.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32873532_10094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农业地理学'''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ref>[https://www.sohu.com/na/417629917_120378093 字母文字的演变脉络:世界所有国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搜狐,2020-09-11</ref>,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ref>[https://www.sohu.com/na/406626057_120643884 字体的演变:篆书],搜狐,2020-07-09</ref>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及发展变化规律。农业地理学的特点是:①地域性,科学地阐明和揭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②综合性,从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③边缘性,处于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的交汇领域;④实践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属应用基础学科。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农业评价;②农业历史地理;③农业部门地理;④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方式和途径;⑤农业地域类型;⑥农业区划;⑦农业地图等。 农业地理学发展简史 农业地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内容已有较悠久的历史,但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百年来的事。 古代记述阶段 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的联系,指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如《左传》记载有:“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礼记·王制》篇:“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礼记·月令》篇记述12个月的气候状况、生物物候变化及相应的农事活动。 公元前5~前3世纪的《尚书·禹贡》,分地区评述了土壤种类、耕地等级、田赋收入水平、当地农特产品和水利状况等。 在《管子·地员》篇(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上农》篇(战国末期)、《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后期)、《齐民要术》(约533~544)、《王祯农书》(1313)、《农政全书》(1639)等书中,关于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有了更广泛更具体的反映。 在西方,从古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普利尼(老)直到17~18世纪一些地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不同农业生产状况的记述。 不过,所有这些著作中关于农业地理的论述都未成系统,也未形成理论。 近代学科建立和发展阶段 19世纪是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革新和深化的时期,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准备了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农学家J.N.施瓦茨和英国农学家A.扬分别描述德国、比利时及英格兰的农业情况,特别注意农业地域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人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期的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J.H.von屠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首次探讨不同农业类型和集约水平分布的规律性,创立了农业区位论。这个理论为百余年来农业地理著作所广泛引用。 近代地理学创始人 A.von洪堡的植物地理著作中,包含大量农业地理内容;C.李特尔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与历史的关系》著作中,也有大量农产品地理分布的内容。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是农业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的专题性、部门性和区域性农业地理著作,也出现了综合性农业地理理论著作。这些农业地理著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统计的农业地理,又称农产品地理或农业商业地理,主要是利用大量统计资料编制各种农产品的分布图,分别研究产品的生产和运销。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T.H.恩格布雷希特关于北美洲、热带以外地区、印度、俄国、德国等农作物地理分布和图集的一系列著作,英国G.G.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初版,1966年已出至18版),美国V.C.芬奇和O.E.贝克的《世界农业地理》(1917)等。 ②生态的农业地理,着重研究自然条件同农业生产的关系。就某种单项自然条件如农业气候、土壤等或某个地区进行研究的著作较多,也出现综合性的著作如:生态作物地理、生态家畜地理、农业生态学等。从生态学观点研究农业地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认为一个地方的农业系统不过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农业利用与修改的结果,这是农业地理学的最新趋向之一。 ③土地利用与小区域农业地理研究,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一批地理学家倡导广泛开展小区域农业地理野外调查,填制土地利用图和多种农业地图,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从理论到方法均有总结。原来以商业地理研究见长的英国,在L.D.斯坦普的倡导下,于30~40年代开展了大不列颠土地利用调查制图工作,完成了全套大不列颠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 146幅及分郡土地利用调查报告9大卷,这是英国最重要的农业地理著作。在1949年第16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国际地理联合会根据英国的经验成立了世界土地利用调查委员会,开展世界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工作。 ④大区域农业地理研究,是农业地理文献最多的课题,著名的有美国从1925年开始在《经济地理学》季刊中连载 19年(1925~1943)共达1400页的世界6大洲农业区域地理。以国家为范围的农业地理专著也陆续出现,著名的有德国(1936)、意大利(1948)、挪威(1954)、民主德国(1959)、丹麦(1959)、罗马尼亚(1968)、英国(1971)等。 ⑤农业景观地理,盛行于德、法等国,认为农业地理学主要不是研究农业生产本身的问题,而是全面描述研究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农村景观,如土地利用形态、田块形态、农村道路、农舍、村落以及农业过程的其他物质表征。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L.H.魏贝尔、E.奥特伦巴,法国的D.福谢、P.O.L.乔治、A.梅尼耶等。 ⑥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农业地理研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行农业生产的计划发展,强调开展农业区划、土地合理利用、农业分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研究。代表性人物有苏联的A.H.拉基特尼科夫、И.Ф.穆科梅利、П.А.列图诺夫,民主德国的W.鲁比谢克、E.吕本扎姆,波兰的J.科斯特罗维茨基,匈牙利的G.恩耶迪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农业地理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