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2.1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何赛灵 的原始碼
←
何赛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何赛灵</big>''' |- |<center><img src=http://p6.qhmsg.com/dr/270_500_/t018fa73c97176c3179.jpg?size=480x64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i?q=%E4%BD%95%E8%B5%9B%E7%81%B5&src=tab_www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何赛灵''',男,1966年出生于[[浙江]][[临海]]。1992年初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后来留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副教授和[[教授]]<ref>[http://mpic.usx.edu.cn/info/1005/3899.htm 浙江大学 何赛灵教授:信息感知光电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绍兴文理学院, 2018-06-14</ref>;1999年创立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同时担任瑞典皇家工学院-[[浙江大学]]光子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及主任,科技部"973"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首席科学家<ref>[http://news.huodongjia.com/119506.html 何赛灵简历_浙江大学主任何赛灵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活动家, 2021-05-14</ref>;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在SCI检索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 出生地点----浙江临海 出生日期----1966年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瑞典皇家工学院 学位/学历----[[博士]] 专业方向----微纳光子学、超材料、光传感与通讯、应用电磁波、智能感知 职 务 ---- 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何赛灵,1966年出生于浙江临海。1988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受聘教育部"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光电信息工程岗位)而回国创立了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从零开始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一个有着浓厚学术气氛的100余人科研队伍(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价值上千万实验设备的实验室。 同时任浙江大学光通信交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和主任,及最近成立的瑞典皇家工学院 ― 浙江大学光子联合研究中心的主任和联席首席科学家,是浙江大学跨多个学科(光学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光学,光通信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的博导。 他主要从事光集成技术、光子晶体及负折射率介质等新型人造光电复合介质、光通信技术和光电磁波无损检测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研究,共发表了约200篇SCI检索的期刊文章,出版了(第一作者)一本400多页的英文专著 (英国牛津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并申请了约20项专利。 注重为国家培养年轻人才 , 2001-2003年分别获"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良师益友"及"浙大教书育人标兵"等荣誉。 ===人物履历=== 1966年出生,浙江省台州市临海人。 1988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副博士学位。 1992年1月获该院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2月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10月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副教授。 1996年升为终身(tenured)。出于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方便,何教授加入了瑞典国籍。 1999年何教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聘为"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而回国工作,创立了浙大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1997年来,为20余种国际期刊编辑或协助定期审稿。最近经过浙大学生的选评,何赛灵获得了浙江大学"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的荣誉称号。 ==教学工作== 电磁波基础及应用(本科生课程) 光通信技术(本科生课程) 电磁波理论(研究生课程) 光纤通信网络(研究生课程) 折叠编辑本段专利成果 用于稀疏波分复用的集成型解复用器 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 温度不敏感的集成型波分复用器 基于非对称干涉臂马赫曾德干涉仪型传感器 基于光子晶体正负折射的偏振分束器 一种基于Si纳米线的阵列波导光栅 具有双层锥形结构的刻蚀衍射光栅 基于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微波功分器 基于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微波陷波器 优化输入端的低窜扰平顶型波分复用器件 一种固体浸没透镜 基于多个子光栅的平顶型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件 低回损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 三点聚焦实现的平顶型通带波分复用器件 基于微弯传输波导的马赫-曾德干涉型传感装置 一种基于弯曲波导结构的干涉传感器 一种光纤光栅的封装装置 平面光波导与光纤的低损耗连接方法 一种基于脊型光波导的多模干涉耦合器 一种在光纤光栅上溅射钯膜的温度补偿氢敏感装置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温度不敏感的钯膜氢敏感装置 低噪声、高增益、高平坦的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基于离子交换的脊形光波导器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增益、低噪声、零色散拉曼放大器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温度不敏感的钯膜氢敏感装置 三焦点实现的极低纹波宽通带波分复用器件 采用空气槽渐变输出波导的通带平坦化波分复用器件 光纤光栅的剪刀型封装装置 采用空气槽渐变输出波导的宽通带低串扰波分复用器件 集成型稀疏波分复用器 低噪声、高增益、高平坦的长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 无温控的集成型波分复用器 两点聚焦实现通带平坦化的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件 优化输入端的高平坦低窜扰波分复用器件 ==奖励荣誉== 2009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国际科学联盟(GSE)执行委员; 2008年,主讲课程"光通信技术"荣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8年,浙江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导师; 2008年,浙江大学第四届"三育人"标兵; 200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年,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谊奖; 2004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指导导师; 2003年,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3年,浙江省自然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2003年,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2年,指导的学生科技作品获"挑战杯"学术科研竞赛浙江大学特等奖,浙江省特等奖,全国二等奖; 2002年,浙江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 2002年,浙江大学教书育人标兵; 2001年,我最喜爱的浙大老师; ==研究方向== 光电中心现有8 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超常人工电磁介质与应用、光集成技术、电磁波及其应用、微波光子学、生物光子学、光学传感技术、激光与信号处理和光网络技术八个研究小组,分别承担着不同方向的研究项目。 '''光集成技术''' 光集成技术课题组目前主要从事新型硅基光子集成器件及在光通信、光传感以及光互连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时尧成等利用干法刻蚀迟滞效应,实现了一种超小型的方向耦合器。通常在干法刻蚀过程中的迟滞效应对器件的性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是需要通过调整工艺条件等尽量避免的。而这个新方法,对这种时刻迟滞效应进行了积极利用,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只需要一次刻蚀(避免套刻等复杂工艺)就可以实现方向耦合器的耦合区只刻蚀到InGaAsP 层的一部分,而其他区域则已经完全刻蚀穿了InGaAsP 层,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方向耦合器的尺寸。 为制作的方向耦合器的扫描电镜照片。当波导芯层不被完全刻蚀,即存在刻蚀迟延效应时,能量很容易在组成方向耦合器的波导间转移,整个方向耦合器的长度可从1600μm 减小到50μm 左右(Opt. Lett 2008, 33,1927)。 '''电磁波及其应用''' 电磁波及其应用课题组目前主要从事新型天线技术和应用,基于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等新结构的微波射频器件研究,电磁隐身理论和变换光学的研究应用,纳米电子学方向四个方面的研究。比如该小组借助基于变换光学的电磁隐身结构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了用于半空间电磁隐身的结构设计。这种新结构使得反射电磁波就像是在平整的半空间界面上反射的 一样,从而隐身结构和其中需要隐身的任意物体都不会被探测到。另外,这种半空间结构不需要将物体完全包覆就能实 现隐身,实用性较高。 '''微波光子学''' 微波光子学目前主要从事宽带光纤无线系统和微波光子学滤波器两方面的研究,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频带可调谐并且形状可变的单通道微波光子滤波器的设计方案(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 Dec. 2008)。该滤波器基于宽谱分割技术以及两个级联非相干的光学结构,分别为50 km 单模光纤和光纤环延迟线。实验中在可观察1.0~3.8 GHz 的频率范围内,通过匹配两个级联的光学结构,可以同时实现高Q 值和平顶的可调谐单通带滤波响应。 '''生物光子学''' 生物光子学课题组的研究主要分为光学生物成像,光学生物传感和光学生物治疗三个方向。目前在研有瑞典国家战略基金、菲利普公司以及与韩国、美国大学合作的横向项目等项目。该课题组提出可以利用电解质聚合物多层包覆修饰纳米金棒(Nanotechnology, 2008, 19, 355501)。通过聚合物的多层包覆,纳米金棒具有更小的生物毒性和更好的稳定。行了表面包覆修饰的纳米金棒能够利用简单的静电作用力完成对维生素H/B (biotin),牛血清蛋白-维生素(BSA-biotin)及链球菌霉素(streptavidin)等生物蛋白及分子的生物连接。链球菌霉素能够高效特异性地连接四个biotin 分子,利用这个性质,连接了biotin 的金纳米棒能够在极少量的链球菌霉素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自组装(self-assembly)。这种纳米颗粒间的聚集及表面折射率的改变能够敏感地影响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monresonance, SPR)特性,从而通过其SPR 峰的红移展宽变化完成高敏感的生物分子探测。 '''激光与信号处理''' 激光与信号处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光学激光器、光通信系统及器件、非线性全光信号处理及微波光子信号处理等方面。他们对傅里叶域锁模激光器(FDML)进行了结构改进,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更高转换效率的光谱受限的傅立叶域锁模激光器(SL-FDML)(Opt.Lett., 2008, , 1395)。其特殊啁啾脉冲的产生原理使其可以同时进行波分波分复用和空分复用,并将谱域的传感解调转换到时域上的解调,该种用于传感的光纤激光器对于远距离和分布式多点传感也具有研究价值。 '''光网络技术''' 实现全光网络是目前光网络研究的热点,光网络技术研究组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光波导(AWG)的新型无源光网络(PON) 保护结构(IEEE PHOTON.Technol.Lett, 2008, 20, 389)。这种结构同时适用于波分复用(WDM) PONs 和混合波分/ 时分复用(WDM/ TDM) PONs。相比于现有的两种保护结构,这种新型的结构具有节省50%波长开销、简化光缆铺设、提高连接可用性等优点。 '''突出贡献''' 何赛灵来到浙江大学,其意义绝非仅仅在于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个群体。他把原先所有与自己有联系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自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俄罗斯、台湾等地),都以合理的方式邀请过来,到中心讲学、指导,形成一个完整而又强大的知识群和开放式的研究体系,在中心生根、发芽、开花。 长期保持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注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促成了瑞典皇家工学院与浙江大学建立的姊妹大学关系,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交流,通过踏踏实实搞学术以及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目标使研究中心在10年内在光子技术方面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何赛灵的带领下,光电中心发展迅速,现已有教职员工约20人,其中教授3名、兼职/客座教授(外籍)6 名、副教授10多名(外籍3 名)。中心在光子学和电磁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 目前有超常人工电磁介质与应用、光集成技术、微波光子学等八个研究小组,承担着一项以何赛灵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 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教育厅项目等。2007年光电中心在IEEE,OSA,APS及AIP的期刊上发表了44篇论文。 光电中心的发展,寄托了何赛灵教授的无尽希望。1999年何赛灵受" 奖励计划" 特聘从瑞典回国,在浙江大学的支持下创立了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在何赛灵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下,中心发展得越来越好,有了自己的实验大楼和超净室,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并与国内外许多大学和公司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 ==学术论著== Finite-Size Effects of a Left-Handed Material Slab on the Image Quality An Effectiv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Directional Couplers Numerical method for computing defect modes in two-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s with dielectric or metallic inclusions An Analytic Method for Designing Passband Flattened DWDM Demultiplexers Using Spatial Phase Modulation General properties of N M self-images in a strongly confined rectangular waveguide Subwavelength-diameter silica wires for low-loss optical wave guiding Wavelength assignment method for WDM network of star topology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bent rib waveguides A Novel Directional Coupler Utilizing a Left-Handed Material ==发表论文== [1]郎婷婷何建军何赛灵.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单纤三重波分复用器[J].半导体学报,2006,27(2):368~ [2]陈彪 王福昌 陈佳佳 胡建东 何赛灵.基于光纤光栅和二维编码的OCDMA分插复用[J].光电子.激光,2006,17(3):324~ [3]何赛灵.新型人工电磁介质与负折射国际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06,(5):56~ [4]何赛灵 敖献煜 阮智超.光子晶体负折射及其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42(12):15~ [5]章坚武李杰何赛灵.卫星多波束天线对干扰源的抗干扰性能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9(4):483~ [6]肖悦娱 何赛灵.级联M-Z型掺铒光纤放大器增益平坦滤波器的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9(4):487~ [7]殷源 戴道锌 时尧成 何赛灵.大截面SOI脊型波导单模条件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5,34(5):669~ [8]申溯 何赛灵.液晶法布里-玻罗滤波器可调谐特性分析[J].光子学报,2005,34(5):713~ [9]肖丙刚 宋军 何赛灵.泄漏波导法精确测量薄膜参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5,34(4):586~ [10]秦山 强则煊 何赛灵.低噪声、高增益的L-band EDFA的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5,34(3):409~ [11]邸岳淼 肖悦娱 何赛灵.新颖的微弯结构Mach-Zehnder干涉仪型传感器及其优化设计[J].光子学报,2005,34(1):69~ [12]万生鹏 何赛灵 胡渝.二维光码分多址的地址码及干扰估计接收机[J].中国激光,2005,32(7):942~ [13]万生鹏 何赛灵 胡建东 高益庆.边缘检测技术在分布式光纤传感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2005,32(5):673~ [14]金梦笔 何赛灵.手机辐射测量系统原理及常见产品介绍[J].移动通信,2005,29(11):103~ [15]于弋川 何建军 何赛灵 邹勇卓.MSM光探测器直流特性的二维分析[J].半导体学报,2005,26(4):798~ [16]庞冬青 宋军 何赛灵.刻蚀衍射光栅解复用器的偏振色散分析[J].半导体学报,2005,26(1):133~ [17]时尧成 戴道锌 何赛灵.一种适用于任意折射率分布的等效折射率方法[J].光学学报,2005,25(1):51~ [18]万生鹏 何赛灵 胡建东.采用光滤波器的边缘检测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J].传感技术学报,2005,18(2):371~ [19]曹霞 王治国 何赛灵 夏宇兴 詹黎.MgO:LiNbO3与LiNbO3质子交换光波导光学及结构特征的比较[J].物理学报,2004,53(11):3786~ [20]冯尚申 沈林放 何赛灵.大带隙二维正方介质柱三角晶格光子晶体[J].物理学报,2004,53(5):1540~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科学家]]
返回「
何赛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