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的原始碼
←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 (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 ) | 圖像 = [[File:De344c9df5d1a356.jpg|缩略图|巴甫洛夫|center|[http://pic.sogou.com/d?query=%E5%B7%B4%E7%94%AB%E6%B4%9B%E5%A4%AB%E7%85%A7%E7%89%87&ie=utf8&page=1&did=9&st=255&mode=255&phu=http%3A%2F%2Fblogcache1.artron.net%2F201202%2F3%2F655680_1328234969dLRH.jpg&p=40230500#did8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 | 出生日期 = 1849年9月26日 | 國籍 = 俄罗斯 | 别名 = 帕夫洛夫 | 職業 =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 | 知名原因 = 创立条件反射学说 提出两个信号系统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 知名作品 = 《消化腺机能讲义》</br>《消化腺作用》</br>《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br>《心脏的传出神经》。 }}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英文: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是第一位在生理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ref>[http://www.rbw.org.cn/article.aspx?i=Ykl&pgnum=1580&ty=uuK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1936) ] ,人本网</ref> == 生平事迹 ==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他的父亲是位乡村牧师,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有时在富人家做女佣以贴补家用。巴甫洛夫是父母5个子女中的长子,自幼养成负责的个性。从小学习勤奋,兴趣广泛。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允许家庭贫困但有天赋的孩子免费上学。由于他父亲喜欢看书,家中有许多像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进步著作,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一有空就爬到阁楼上,读父亲的藏书。1860年进入梁赞教会中学,1864年毕业后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准备将来做传教士。19世纪60年代,俄国一些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上的反动思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期间从皮萨列夫(Dmitri Ivanovitch Pisarev)的文章《动植物世界的进步》中,他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到当时苏俄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van Mikhailovich Sechenov)1863年出版《脑的反射》一书影响,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逐渐放弃神学,这些革命先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甫洛夫,尽管巴甫洛夫出身于宗教家庭,但他本人既不想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一个牧师,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21岁即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转到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谢切诺夫]]当时正是这里的生理学教授,而年轻的门捷列夫则是化学教授。巴甫洛夫在大学的前两年表现平凡,在大学三年级时上了齐昂(Ilya Cyon)教授所开授的生理学,对生理学和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找到了所要主修的学科从此投入生理学的研究。为了使实验做的得心应手,他不断练习用双手操作,渐渐地相当精细的手术他也能迅速完成,齐昂老师很欣赏他的才学,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在[[齐昂]]的指导下,1874年,他和同学[[阿法纳西耶夫]](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支配胰腺的神经》,获得研究金质奖章。 巴甫洛夫是一位在工作和習慣上非常規律的實驗操作者,他準時地在12點整吃午餐、每天晚上準時在同樣的時間睡覺、每天準時喂他的狗,并且每年的同一天離開列寧格勒(圣彼得堡)前往愛沙尼亞。如此的習慣直到他因為他的兒子維多(Victor)在俄羅斯白軍運動中過世而失眠為止。<ref>[http://big5.wiki8.com/yiwan.A1.A4bideluoweiqi.A1.A4bafuluofu_47759/ 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医学百科 </ref> == 重点研究 == [[File:巴.jpg|缩略图|左|[https://gss0.bdstatic.com/9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f9b5dba3b41bb0518b24b42a067bda77/b3fb43166d224f4a7066a4920ef790529922d1b0.jpg 原图链接] ]] 1878年至1890年,巴甫洛夫重点研究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作用的问题,当时,神经系统对于许多器官的支配作用和调节作用还没有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在极为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巴甫洛夫坚持研究。他发现了胰腺的分泌神经。不久,他又发现了温血动物的心脏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这种神经只能控制心跳的强弱,而不影响心跳的快慢。科学界人士把这种神经就称为“巴甫洛夫神经”。巴甫洛夫自此开辟了生理学的一个新分支——神经营养学。1883年写成“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的博士论文。获得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讲师职务和金质奖章。 1884-1886年期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路德维希研究室进修,继续研究心脏搏动的影响机制。此时,他提出心脏跳动节奏与加速是由两种不同的肌肉在进行,而且是由两种不同的神经在控制。1886年,他自德国归来后重回大学实验室,继续进行狗的“心脏分离手术”。1887年,他逐渐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人体的消化系统。从1888年开始,巴甫洛夫对消化生理进行研究。他发明了新的实验方法,不是用被麻醉的动物做急性实验(每次实验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而是用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观察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他还创造了多种外科手术,把外科手术引向整个消化系统,彻底搞清了神经系统在调节整个消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他还发现分布在胃壁上的第十对脑神经迷走神经与胃液的分泌有关。用同样的方法分泌胃液,迷走神经切断,就不再分泌。但如果不假饲,只刺激迷走神经,也能分泌胃液。是什么东西对迷走神经产生了刺激?原来味觉器官感受到了食物刺激,便会通过神经传给大脑,通过大脑传给迷走神经让胃液分泌。这就是条件反射学说。为此他领取了“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医学奖。他是第一个享受的这个荣誉的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从1903年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规律。巴甫洛夫创立的动物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给唯心主义心理学以致命的打击,为创立科学的唯物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晚年的巴甫洛夫转向精神病学的研究,认为人除了第一信号系统(即对外部世界直接影响的反应)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引起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语言。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学说解释了人类所特有的思维生理基础. == 主要贡献 == [[File:巴甫洛夫.jpg|缩略图|右|[http://www.rbw.org.cn/images/upPic/11116415562-39447752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rbw.org.cn/article.aspx?i=Ykl&pgnum=1580&ty=uuK 来自人本网 ]]] 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三方面: 1、心脏的神经功能; 2、消化腺的生理机制(获诺贝尔奖); 3、条件反射研究。 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1、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的。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根据谢切诺夫《脑的反射》理论,在 1901 年将狗对食物之外的无关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射。所谓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性刺激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从 1901 年起,巴甫洛夫专心从事条件反射实验研究,直到 1936 年逝世为止,长达 35 年之久。 2、 经典条件性作用 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之后,他原本有意称条件反射现象为精神反射(psychic reflex),后来改称为条件反应。他以后的实验研究,继续采用与食物无关的各种刺激(如灯光、铃声、拍节声等),实验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并分别定出四个名称: 1、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 2、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3、食物之外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4.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sponse)。 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File:1.webp (2).jpg|缩略图|右|[http://p0.so.qhmsg.com/t01c493b07d3d460f87.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vcg.com/creative/808007808?utm_source=360&utm_medium=imagesearch 图片来自 ]]]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巴甫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例如,用500赫的音调与进食相结合来建立食物分泌条件反射。在实验的初期阶段,许多其他音调同样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只不过它们跟500赫的音调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效应就越小。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泛化。以后,只对条件刺激(500赫的音调)进行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给予强化,这样泛化反应就逐渐消失。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赫的音调)产生食物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研究公布以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 著作 == 《心脏的传出神经》 (1883)、 《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 (1897)、 《消化腺作用》 (1902)、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 (1923)、 《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1927)等。 ==相關影片==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z9ih-XOK0 |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Простые истории.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qSz4eNo0g |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Иван Павлов. Ваш звонок очень важен для нас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4ImG2NCyU |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Академик Иван Павлов (1941) фильм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gw3tjqmjo |alignment=left |dimensions=64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Люди РФ. Гений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 Иван Павлов }} {{clear}} ==参考资料== [[Category:科學家]][[Category:医學家]] [[Category:俄羅斯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l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