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丰富海 的原始碼
←
丰富海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丰富海</big> ''' |- | [[File:Fengfu海.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5da864e06d7d9538.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丰富海 外文名: Mare Fecunditatis 地理位置: 月球的东南部 拼 音: fēng fù hǎi |} '''丰富海'''(拉丁语:Mare Fecunditatis,又译丰饶海、丰海)是[[月球]]上一座直径909公里的月海,位于月球的东南部。<ref>[http://www.sastind.gov.cn/n132/n230/n18088/c6808601/content.html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一周年]中国探月</ref> ==地质构成== 丰富海[[盆地]]形成于前酒海纪,月海周围的地质生成于酒海纪,而月海自身地质却属于晚雨海世,其地质层较危海或静海薄。丰富海撞击盆地与酒海、静海和危海盆地相重叠。在西侧,该盆地通过一条弧形地堑与酒海盆地接壤;东侧是朗伦环形山。月海中央附近坐落着二座有趣的月坑-梅西耶[[陨石坑]]和梅西耶 A 陨坑"(Messier A),成功湾则位于丰富海的东侧边沿。 不像其它许多的月海,丰富海中心没有质量瘤或高重力区。1968年,[[美国]]五艘[[月球]]轨道[[飞船]]的多普勒测量仪在其它月海(如澄海或雨海)中心都探测到了质量瘤,后来的轨道飞行器,如月球勘探者和圣杯号飞船则高精度地绘制出了重力场图,从而揭开这一异常的形态。 ==人类活动== 1970年9月,苏联月球16号探测器正是在这里自动采集并取回了第一份月壤样本;2009年3月1日,[[中国]][[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撞击该区,完成 探月任务。 ==大众文化==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著名作品《[[丰饶之海]]》借用了丰富海的日语译名为题。 ==早雨海纪== 早雨海纪指从距今约38亿5千万年到38亿年前,长达5千万年的一段时间。紧随它之后的是晚雨海世。 该时期的上下界限标志是以二座最年青的大型月球撞击盆地的出现而确定:雨海盆地的形成为开始端(38.7-37.5亿年前,最新数据为39.38亿年± 0.04亿年前),东方海盆地形成为结束(3.8-3.72亿年前)。根据这二座盆地所包含的早雨海纪撞击喷发物,该时期开始于创建第一座盆地的撞击,结束于第二座盆地的溅射物堆积的时候。其他占据月球正面大部分地区的大型盆地(如危海、静海、澄海、丰富海及风暴洋等)也都形成于该时期。这些盆地绝大部分都在随后的晚雨海纪期被熔岩覆盖。早雨海纪前面是酒海纪。1987年美国地质学家唐纳德·威尔森(Donald Wilhelmsen)提出将雨海纪阶段划分为早雨海世和晚雨海世时代。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320 天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丰富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