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1.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丧葬习俗 的原始碼
←
丧葬习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E6/42/p4YBAFqhGMiAdg4aAAFaE1AWkj0812_s.jpg width="23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566572/6403288007/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丧葬习俗'''》,ISBN:9787807406204,作者:薛理勇 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ref>[http://www.rensheng5.com/yd/2013/071511060.html 关于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ref>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ref>[https://www.docin.com/p-2795247275.html 关于莎士比亚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网,2021-10-01</ref>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观念,丧事是凶事,平民百姓颇多犯忌,传统的丧制又多充满着“迷信”色彩,并为“提倡科学者”所唾弃,于是乎中国几乎没有关于丧仪的刊物,普通刊物,也不愿登载关于丧事的研究文章。 《丧葬习俗》却是系统介绍[[中国]]丧葬发展史的一部专著,分别为:丧仪与丧事程序;宗法制度与守丧制度;形形色色的祭祀风俗;丧具的源起与发展;近代丧事之嬗变。每个章节内容详尽,引证充分。本书从丧葬的制度、程序、风俗等等多个角度剖析中国文化史中丧葬习俗的演变进步,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介绍==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目录== 前言 章 丧仪与丧事程序 魂兮归来兮--复 越日小殓 三日大殓和搭建灵堂 初丧时的祭奠和吊唁 设[[灵堂]]和做七 拆灵堂和出丧 出殡 守丧和丧期内的祭礼 第二章 宗法制度与守丧制度 宗法制与不同的服丧礼制 中国宗法制度和祠堂 牌位是死者的“替身” 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祭祀风俗 祭祀 纸马和纸扎 清明与上坟 清明公祭 [[中元节]]·地官诞辰·盂兰盆会 羹饭为鬼食 第四章 丧具的源起与发展 古者墓而不坟--墓与坟 盖棺论定谠--棺枢 墓志、墓志铭 悼词和诔、谥的关系 墓碑起源于丰碑 始作俑者--俑 墓葬中的买地契 赴告、讣告、讣闻 挽联说“挽” 赙贝冒与奠仪 第五章 近代丧事之嬗变 牌坊和纪念碑 近代上海商业殡仪业的发展 上海公共墓地的发生和发展 殡葬服务与上海“大出丧” 旧诗词中的丧俗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丧葬习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