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64.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下髎穴 的原始碼
←
下髎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下髎穴.jpg|250px|缩略图|right|[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820/e3c42e3ed3ce4175a65164e1d1bc9502.jp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248976977_99900422 来自搜狐的图片]]]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br> '''下髎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下髎穴的位置: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中医认为刺激下髎穴有治疗腰痛、腹痛、便秘、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作用。<br><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FRDLRQ9Q05341E6R.html 八髎穴(上、次、中、下髎)详解|膀胱经|足三里|次髎 ... - 网易]</ref> ==穴位含义== [[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br> 下,与上三髎穴相对所处为下也。髎,孔隙也。下中髎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ref>[http://cht.a-hospital.com/w/%E4%B8%8B%E9%AB%8E%E7%A9%B4 下髎穴- A+醫學百科]</ref> ==概况== 【取穴】位于[[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br>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br>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br>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ref>[http://www.xueweimima.com/pgj/183.html 下髎穴],穴位密码网</ref>。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补益下焦,强腰利湿<br> 【主治病症】:主治二阴、少腹疾患:如腹痛,肠鸣,泄痢,尿血,尿闭,淋证,月经不调,痛经,阴中痒痛,带下,腰骶痛,少腹疼痛,肠鸣泄痢,大便下血,赤白带下,疝痛,阴痒,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腰痛,小便不利,[[便秘]],小腹痛,现代又多用下髎穴治疗睾丸炎,卵巢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br> 【配伍应用】:<br> 下髎穴配[[气海穴]]治疗腹痛;<br> 下髎穴配[[足三里穴]]、天枢穴主治泄泻。<br> 下髎穴配风市穴、昆仑穴,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下肢痿痹。<br> 下髎穴配筑宾穴、[[太溪穴]],有补肾调经,和血止血的作用,主治痛经崩漏。<br> 下髎穴配长强穴、[[承山穴]],治便血。<br> 下髎穴配[[肾俞穴]]、中极穴、次髂穴、三阴交穴,治痛经。<br> 下髎穴配大肠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治慢性肠胃炎。<br> ==穴位疗法== 【针刺】直刺1~1.5寸,骶部有酸胀感,可向下扩散到外生殖器部。注意:下髎穴针刺不能过深,以防穿过骶后孔,刺伤膀胱及肠管。<br> 【艾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br> 【按摩】下髎穴,最好采用叩击,将手握一个空拳,用拳背这个位置去叩击腰骶部,双手可以同时叩击,叩击的力量一定要大点,有明显的声音出现,刺激它,才可能通过骶神经孔,传递到盆腔里面去,来刺激里面的脏腑。 ==视频== 焦守廷上传足太阳膀胱经《下髎穴》 {{#ev:youku| XNDQ4NTM1MTk2MA|alignment=center}}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Category:413 中國醫學]]
返回「
下髎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