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32.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七夕 李商隐 的原始碼
←
七夕 李商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七夕'''<br><img src="https://k.sinaimg.cn/n/sinacn10110/676/w2048h1028/20190226/930e-htptaqe5800748.jpg/w700d1q75cms.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eihai.dzwww.com/shxw/201607/t20160728_14693168.htm 圖片來自大众网]</small> |} '''七夕'''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后二句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 == 原文 == 李商隐〔唐代〕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 译文 == 织女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 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 创作背景 ==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这个传说中优美的爱情故事,令历代诗人吟咏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驰。约大中七年(853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诗人仰望天空,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爱妻早亡,于是创作了此诗来追悼亡妻。 == 赏析 == 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去了。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相会,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其中,第三句的“争将”一词写出与亡妻天人阻隔、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显现人间死别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会,明显地表达出悼亡之情。 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怀,诗意在诗人的想象中奔驰,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 简析 == 《七夕》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后二句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 李商隐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7c2f04422538.aspx 七夕]</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七夕 李商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