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72.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范琪斐 的原始碼
←
范琪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范琪斐.jpg|300px|缩略图|右|范琪斐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106066 照片(亞洲衛視提供)]]] '''范琪斐'''(1965年10月15日-),台灣新竹縣人,具中華民國與美國國籍,為資深記者暨媒體人。一個生活在紐約二十多年的臺灣媒體人 a.k.a 著名資深駐美特派記者。<ref>[https://crossing.cw.com.tw/author/737 范琪斐/范琪斐的美國時間]</ref>曾任TVBS、三立新聞駐美記者十餘年。3年前回台後曾為寰宇新聞台《[[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主持人,並在網路平台LINE TODAY上製作《[[TODAY 看世界]]》新聞節目。當《范琪斐的寰宇漫遊》結束後轉戰Youtube開新節目《斐姨所思》<ref>[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05001280-260404?chdtv 范琪斐回台工作3年 突宣布收攤新聞節目主因曝光]</ref> 范琪斐過去在紐約生活20多年,是知名資深駐美特派記者,3年前她和醫生老公回到台灣定居,也開設新節目《范琪斐的寰宇漫遊》分享國際新聞。近日節目驚傳收攤,讓不少人十分震驚,不過她馬上推出新的網路節目《斐姨所思》,她還身兼製作人的身分。 范琪斐1980年代當時,她是法律系剛畢業的新鮮人,剛好解嚴、報禁解除,因此媒體業的工作機會突然爆發成長,因緣際會下選擇了「記者」這條路。范琪斐說,當年的記者一職「很刺激」,可以報導像是野百合學運這樣推動台灣民主的重大事件,隨時處在「歷史的第一線」。 她到了美國念書,輾轉做了[[中天]]、[[TVBS]] 的[[海外特派記者]],一待就是二十餘年。擔任特派記者的歲月,范琪斐雖然享有不同於國內記者的優渥待遇,但卻常常要為了收視率追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花了大部分的精力在這上面,縮減處理真正重要的政治或社會新聞的時間。例如當時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很夯,范琪斐就跟著寫了 5 年的王建民,連王建民手上的手錶都被長官要求跟拍,讓她很是無奈。 再舉例,范琪斐曾在坎城獨家專訪到投身環保議題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對她來說,她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才安排好這場專訪,應該會是舉足輕重的大新聞,也應該要成為范琪斐記者生涯中的代表作。沒想到專訪一出的當天,陳水扁女婿被逮捕的新聞鋪天蓋地而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專訪順勢被世人遺忘。「沒人記得我訪過高爾。」范琪斐難掩失望之情。 沮喪之下,范琪斐申請優退,提早回台灣,到三立新聞台製作國際新聞的相關節目。但她發現,雖然新節目能夠照著范琪斐想要的方式,播送重要的國際時事,收視率卻不盡理想。 {{cquote|「雖然能夠做我想做的國際新聞,但還是無法傳達到觀眾那邊,和他們仍然有距離。」 | }} 范琪斐持續不斷嘗試其他可能性,後來也成立了粉絲專頁《[[范琪斐的美國時間]]》,這才發現,原來用社群可以有效降低與閱聽人之間的距離!透過不斷與網友溝通的過程中,她能深刻地了解觀眾到底在想甚麼,也因此從選題、編排新聞的思維上,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自此,她終於找到從事新聞業的理想之地——既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新聞,也有觀眾願意看、給予回饋。之後范琪斐又做了寰宇電視台《范琪斐的寰宇漫遊》、LINE《TODAY 看世界》兩個代表作。她說,《范琪斐的寰宇漫遊》融入了自己在網路世界學到的東西,把社群概念跨界到傳統媒體,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也讓寰宇電視台接觸到一群新的受眾。
返回「
范琪斐
」頁面